假学生证屡禁不止的背后是社会诚信缺失的另一表现
严监管:主流购物网站“假证”基本绝迹
记者在京东等购物网站键入“学生证”、“制证”等关键词,发现已经没有相关商品。在百度上搜索关键词,也鲜有相关商品的广告。相比一年前多家媒体报道的“假证”市场“红红火火”,如今在互联网的严格管理下似乎已经“门庭冷落”。
与以前可以在网络中轻易搜索到不同,记者发现如今的贩卖渠道更加隐蔽。记者在QQ群搜索中键入“学生证”一词,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学生证半价”的相关群,同时在赶集网、58同城等网站搜索“学生证”,也可以轻易找到。
记者在网上联系了一名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的贩卖者,对方谈吐非常谨慎,并表示,现在学生证的种类只有“中国医药大学”一种了。但是可以提供一种“全套”的套餐,即包括学生证、学生卡、公交卡(已激活)、学生证的注册章、七年的使用时间,甚至包售后。价格需要175元。
谈及购买“假学生证”,不少刚毕业或毕业几年的青年人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通常用处不是很大,而且有一定风险,较少购买。而少数青年人则表示会考虑购买,去一些小城市旅游,可能查的相对松一些,用假证可以节省不少钱。
“好多景区、公园票价太贵了,动辄上百元,用假学生证能便宜不少呢。”一名曾使用过假证的青年小王对记者坦言,就算被发现了也没关系,因为景区的工作人员没法核实我的真实身份。
专家:社会诚信缺失在旅游领域的体现
虽然使用假学生证骗取折扣只是件小事,但是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依然严重。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坦言,这属于社会诚信缺失在旅游领域的体现。现在不仅是假学生证,假身份证、假个人简历、假证书等都比较普遍,属违法、诈骗行为。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实行起有效的惩戒措施。
“由于缺乏有效的惩戒措施,很多人能骗一时就骗一时,骗了以后也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刘思敏表示,“对此景区肯定会查,但是和伪造身份证有所不同,学生证是纸质的,没有自动验证的系统,查验难度要大很多。通常也只能通过简单的身份证、学生证并用方式去推断,或者从年龄目测等。区分真假难度非常大。”
“虽然假学生证是小事,但也不应该让其招摇过市!”
刘思敏强调,建立健全法治社会,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很重要,需要让使用者和制假者都付出沉重代价。因为不打击失信,对于那些诚信的人就是不公平的。假学生证是小,反应的问题其实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