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四中364班肺结核“0806事件”始末回顾 最新消息进展
部分学生选择自行请假前去检查。
8月17日,在外务工的父亲王林(化名)听说女儿班上有人检查出肺结核,着急地打电话给妻子,让她带着女儿王可(化名)去医院做检查。在他的童年记忆里,一个邻居感染了肺结核的惨状令他记忆犹新。
由于没有出现肺结核的症状,王可不情不愿地请了假,跟着母亲去当地医院检查。然而结果让她们震惊——“结核可能”。
听到这个消息,王林紧急从外地辞工,回家照顾女儿。
8月18日,364班的同学接到了放假一周的通知。根据学校当时的要求,只有体检合格拿到健康证明的学生,才能在8月27日回校复课。
小圆在8月19日集训结束后回到桃江,没来得及回学校,母亲张丽(化名)就收到班主任的信息,让小圆去做个检查,拿到健康证明才可以复学。
她以为只是去做个例行检查。但医生的答复是“继发性肺结核”,母亲立马就晕倒了,醒来时听见女儿在旁边喃喃地说着:“不可能,不可能。”
“自己什么症状都没有,可世界往往会跟你开玩笑。”另一名被检查出肺结核病的女孩在日记本里写道。
“你什么时候来拿药”“灌肠了吗”“你要护肝了”
被检查出感染肺结核后,楚向说,自己最初的感觉是“终于可以放假了”。
在这所以纪律严格著称的学校里,多名学生告诉记者,体育活动在该校并不受重视,日常的体检也不多。半个月只有1天半的假期。
364班是唯一的文科精英班。班里人数最多时,不足50平方米的教室里塞了约90张课桌,相互挨着,学生只能侧着身子行走其中。
因为考过班级前十,王可被老师寄予厚望。她向记者回忆,虽然自己不敢想太远,但班主任把她叫进办公室里,让她“好好考,一定没问题”。
保证不被精英班淘汰的方法就是努力学习。楚向告诉记者说,她从来不敢请假,“发烧要烧到40摄氏度才行”。实在难受,她就在高高堆叠的复习资料后面趴一会儿。
夏天早上5点30分起床,冬天6点起床,中午吃饭15分钟,这是楚向从高一开始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
她觉得这样的苦是值得忍受的,“因为从高一开始就习惯了,总会熬过去的”。
但如今,这份作息表被更加严格的吃药时间代替。在前两个月的疗程里,正在接受肺结核治疗的她给自己设定闹钟:每天早上6点30分空腹吃药,7点30分起床吃早饭,上午10点吃第二次药,下午4点吃第三次。一天49粒药,一粒都不能少。
张丽每天陪着脾气越来越暴躁的女儿,她安慰自己:孩子遭了这么大的罪,又不能向别人发火,就朝着自己来吧。
一开始治疗肺结核时,楚向并不觉得恐慌。当她看到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有三四行之多,才感到一阵惊慌。
以前楚向体育很好,中考体能测试都是满分。但是最近只要进行剧烈一点儿的运动,她都会大口大口地喘气,好一阵才能平息。
她掰着指头,跟记者数着她经历过的副作用:“恶心、头晕、头痛、过敏、肝功能损害、视力下降……”曾经交流着学习和玩乐的同学们,现在最常用的问候语是“你什么时候来拿药”“灌肠了吗”“你要护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