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脂课”“种菜课”是创新还是作秀?多种方式表现大学生活

新华网   2017-11-16 11:45

­  考试新花样袭来,看学生们如何“接招”?

­  “现在的大学考试新花样可真多”“不知道学生们到底喜不喜欢”……网民在关注这些考试新形式的同时,还关注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  合肥学院经济学专业大三学生张彬彬表示,开学时得知学校要求完成至少10个“马拉松”,当时觉得挺难的。但发现大家都在跑,自己也就跟着跑了。现在每周跑三四次,一次跑8分钟左右,距离在1.5到2千米左右。

­  “从开学到现在已瘦了10斤,跟跑步有很大关系。”张彬彬说,他们寝室有个同学,原来没课时就宅在宿舍睡觉、打游戏,有了这个要求后,晚上没课时就会拉着室友一起跑步,学校里也慢慢形成了这个氛围。

­  “种菜”课程也受到欢迎,学生们说,通过参加耕种,学到了从事农耕的基本技能,丰富了大学生活。

­  浙江农林大学2017级学生徐沛欣表示,以前家里长辈经常教导我们,要好好读书,以后考上大学了,就不用种地了。没想到,我们现在上了大学,首先要学的就是怎么种地,然后才是如何用新技术种地,种出更好品质、更高产量的农作物。

­  45分钟内,彩妆、发型、空乘制服必须全部搞定,这样的“限时化妆大作战”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已开设多年。“化妆最开始感觉就像往脸上涂油漆。”以前从不化妆的李佳丽刚修完这门课程,“老师会根据每个人的肤色、气质,给出合适妆容的建议。”

­  除了个人形象的提升,化妆课也让同学们在心理上发生变化。大二女生代俊影表示自信了很多,“举手投足也有职业范儿了”。

­  是课程创新还是作秀噱头?

­  对于花样频出的考试新规定,部分网友认为,这是大学课程评价体系的创新,值得鼓励和推广。也有网民质疑,这是学校的作秀噱头,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不光跑马拉松、种菜、减脂,一些学校还有其他相应的做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评价这类课程好不好,主要看学生学习成长发展中是否需要,如果需要,开一些有针对性的课是合理的。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就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  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军说,我们将菜地分给农学类专业的班级耕种,要求学生参与劳作,并收获劳动果实。这一尝试成效比较明显,不仅同学们劳动热情提高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农作物的了解,学会了一些劳作的基本技能,“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可以生活化,也可以学习化,这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  “如果坚持下来就不是噱头。就像我们,也是从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管理的目的出发,而不是搞噱头的,从学生的反响来看也确实有效果。”许大庆表示,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习惯,设置该项考核是希望学生在大学四年里,通过长跑活动养成运动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时营造一个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校园氛围。

­  “评价机制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关键是调动起学生积极性。”南京农业大学减脂体育课教师周全富认为,“本质上还是出于‘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采写记者:姜刚 周畅 余靖静 陈席元)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