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研究员团队出版全球首部蜘蛛图集 十年摸遍千种蜘蛛

重庆晨报   2017-10-27 10:54

­  他和全队跑遍全国

­  完成这部近千页“又厚又重”的“巨作”可不容易。张志升在过去的10年,他和团队成员跑遍了中国几乎所有省、市和自治区,参加或自行组织了数十次野外考察,拍摄了大量蜘蛛照片,并采集了数万号标本,为本书的创作积累了极好的素材。

­  蜘蛛在野外环境中无处不在,但是要完成图集,就需要寻找一些特别珍奇的蜘蛛种类。有一次,张志升为了寻找一种特别难找的“近里氏盘腹蜘蛛”,和团队成员在缙云山使用“陷阱法”——用200余个纸杯,分放在缙云山广袤的山体地上,等了好久才抓到了3只。

­  他们将3只蜘蛛埋在实验室培养器皿里,整整一年才得出团队想要的结果。张志升说:“做科研,必须要有耐心,一年搞不好,我就搞十年。”

­  徒手抓蜘蛛是常事

­  很多人都对蜘蛛、蛇一类的生物谈之色变,与这些看上去很恐怖的生物打交道,会不会遇到很多危险?张志升花十年时间与蜘蛛“共舞”,回忆到与蜘蛛打交道的一些瞬间,他仍觉得“蜘蛛很可爱”。

­  张志升介绍,在多次野外考察中,自己也曾被咬过,但一些蜘蛛精美奇特的外形还是令他觉得精美绝伦。他说:“其实蜘蛛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可怕,抵抗力差的人,受毒性影响就大,抵抗力强的人就不那样明显。”

­  在生活中见到蜘蛛,张志升会根据以往经验徒手把它们抓起来,他并不觉得可怕——作为和蜘蛛打交道的研究人员,他一般会捏比较硬的头和胸部,这样就不至于把蜘蛛捏死,也不会被伤及,“但是一般市民还是不要随便模仿!”

­  在野外考察,张志升也见过许多不可思议的蜘蛛:最大的蜘蛛除开腿脚、光是躯干的直径都有五六厘米,也就是说这种蜘蛛加上腿脚的大小就有巴掌大了;最小的可能就比指甲缝大一点点,不注意看根本看不见。他说:“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惊讶了,大自然是神奇的,需要我们去不断发现。”

­  引起国内外巨大反响

­  《中国蜘蛛生态大图鉴》一出版,迅速引起了国内外蛛形学同行、摄影和自然爱好者以及相关工作者的关注,前来出席亚洲蛛形学会议的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学者也对本书赞赏有佳,纷纷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布相关消息。

­  张志升介绍,编纂这本图鉴,对今后蜘蛛在生物领域的价值也有一定参考意义,“蜘蛛毒素可以提取药物成分,这个在国内都有很好的应用。我有朋友做有机玫瑰,他也使用蜘蛛、青蛙和鸟进行生物防治。希望这本书能在未来起到更大的作用!”

­  见习记者 杨辛玥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