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视频监控孩子上课引争议 六成五家长不赞同
老师 孩子一直被家长盯着就如始终张着的弓
广州一所著名高中的李老师表示,目前家校沟通还是比较顺畅的,学校并没有也不需要将孩子的在校情况向家长“视频直播”。如果说进行实时监控是为了掌握孩子在校安全的话,那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为了监督学习或者行为表现,那作用就比较有限,甚至容易起到反效果。“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对于孩子来说,一直暴露在家长的目光下,就如一张始终张着的弓。每个人都会有疲惫的时候,别说十几岁的孩子了,大人都会如此。如果你做每一件事,旁边都有一个人盯着,其实很影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李老师还表示,这种远程监控可能不利于亲子关系,也会影响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她是不赞成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实施视频监控的。“学习最理想的状态是‘我要学’,安装家长手机监控等于变相灌输给孩子‘要我学’的概念。”李老师说。
广州第一商业职工幼儿园园长周敏贤认为,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手机视频监控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园内生活学习的情况,通过监控对幼儿园的工作更加放心及信任,但这不能作为家长对幼儿园信任评价的唯一方法。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说,监控的设置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老师的一种保护,如果有家长投诉,可作为事实依据提供给家长。但这种做法也存在弊端,同一个视频,看的角度不同,家长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例如老师的某一项教育行为,有的家长看了会认可,有的家长却会否定。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想到家长看着监控,教学压力会增大,某种程度上可能会限制老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如果幼儿园将视频监控作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管理手段,那这是教育的后退。家长多一些包容、理解,老师多一些爱心、责任心,彼此信任,家园共育才能取得良好成效。”周敏贤说。
律师:或侵犯隐私权
广东君信律师事务所麦冬致律师表示,如果学校在教室内安装摄像头,这个行为本身是没有侵犯学生隐私权的,因为这是学校在履行公共场所、教育机构的安全保障义务。但是如果把监控信息开放给家长,则有可能侵犯具体的某位学生的权益。例如,有一些没有交费看视频的家长,这意味着他对这种监控行为是不认可的,但他的孩子的一举一动,却开放给了交费的家长,这个孩子的隐私权可能受到了侵犯。由于目前我国对于隐私权的界定不明确,因此只是存在侵犯的“可能”,而不是“一定”。
教室虽然属于公共场所,学生在教室里的所作所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公开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把视频监控的内容发布给部分家长,存在信息被滥用的风险。(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星、林霞虹 统筹、问卷/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