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国际学校会受到什么影响?土豪扎堆是否真实

国际学校家长圈   2016-11-08 10:55

  如果“土豪”的定义是这个,那么我的答案是,不可否认,国际学校的一些家长可能会具备“土豪”的某些特征,但土豪肯定不是国际学校家长最典型的形象。这要从国际学校的定位说起。

  从大的分类,教育可以分成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按照世界通行惯例,公立教育主要解决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得到同样的教育机会,换句话说解决“公平”和“保底”的问题,但这并不是说公立教育的水平不高。私立教育主要解决个性化需求的那一部分。

  国际学校属于私立教育的其中一类,在国内,对国际学校的定义,也没有统一、标准的定义。按照我的理解,定义成“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课程体系,多以双语教学为主”比较恰当。

  按照这个定义,可以推论出“国际学校”的家长大多是些什么人。

  一部分是外籍人士,在中国也希望接受到与其国籍所在国相同的教育,这一部分不仔细展开。另一大部分,是选择孩子“不参加中国高考、以出国留学为未来方向”的中国家长。

  这类中国家长也有几种情况:一是,对公立教育体系完全失去信心,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在5年级末将孩子转到国际学校,我问他什么原因,他的回答很直接“不想孩子在公立体制下浪费时间”。二是,对公立名校仍有信心,但或是上不了(比如没派位到名校)或是不能上(比如,没有北京户口)。三是,也能上公立名校,但给孩子规划的路径是出国读书,所以希望孩子在国际学校练好英语,及早适应西方的教学模式。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