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抗震小英雄雷楚年简历及个人资料照片(图)
雷楚年,男,21岁。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学生。在汶川地震中师磁峰中学“第一批救援队员”。在7名同学脱险之后,他迅速“隐身”志愿者的队列,并四处奔波找到班上所有老师和同学,入选“感动中国”人物。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刚上完化学课的雷楚年在二楼的走廊上,一脸轻松。 伴随着突然的剧烈摇晃,雷楚年听到班主任陈冬在喊:“地震了,快跑”雷楚年是班上的体育健将,身手十分敏捷,他飞快地冲了下去,成为整个教学楼里第一批冲出来的学生。
在恐惧和慌乱之中,雷楚年看到陈老师在往楼上冲,他也立即折身冲回了二楼。当他回到自己的教室,里面竟然还有7名同学蹲在墙角,在雷楚年的催促下,6个同学跑了出来,但雷楚年的好朋友欧静已经被吓坏了,蹲在门口瑟瑟发抖,“我想拉她跑,可她像傻了一样,根本不动,”雷楚年急了,弯腰把欧静抱起来就跑。
15岁的雷楚年,并没有太大的力气,加上地动山摇的恐慌,雷楚年抱着欧静跑得很吃力,走廊也变得十分漫长,好在欧静终于清醒过来,下地来自己走,在不断掉落的预制板水泥块的“雨林”中,雷楚年护着欧静一路狂奔。
刚跑出几步,一块预制板垮塌在了她和雷楚年之间。 欧静顺利冲下楼,雷楚年的逃生之路却被阻断。 他想起了那棵树,就在走廊外一米多远的地方,雷楚年第三次返回二楼,攀上摇晃的走廊栏杆,他纵身一跃,抱住了那棵救命树。就在那一瞬间,教学楼在他身后轰然垮塌。
雷楚年入选感动中国理由
磁峰中学“第一批救援队员”。在7名同学脱险之后,他迅速“隐身”志愿者的队列,并四处奔波找到班上所有老师和同学……这个15岁的少年以罕有的冷静和机敏,展现了危难之中的人性之美。
雷楚年火炬传递
2008年8月5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成都传递,15岁的雷楚年荣幸地成为火炬手。7月31日,雷楚年接到通 知,他作为新增的抗震救灾英模火炬手参加成都的火炬传递。
“我太惊喜了,笑了3分钟没有停下来!”聊起火炬传递,幸福洋溢在雷楚年的脸上。 火炬传递的头天晚上,雷楚年一直失眠,一晚上都在考虑摆个什么POSE,好好表现一下,但一直没想到满意的姿势。雷楚年说,5日凌晨,听到主持人宣布火炬传递开始,紧张得满手都是汗水,即使在人民大会堂做汇报演讲时也没有如此紧张过。
当第17棒火炬手——三星集团总裁笑盈盈地点燃雷楚年手中的火炬时,雷楚年挥舞着左手向两旁的市民挥手致意,他是火炬传递成都站火炬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雷楚年微笑着向前跑去。“这段记忆足够让我珍藏一辈子,我当时笑得很灿烂,我知道全世界人都在关心我们灾区,我想用笑容告诉大家,我们很坚强!”
雷楚年的抗震救灾报告
我是四川省彭州市磁峰镇中心中学初三学生雷楚年。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在课间休息,当时我在 教学楼二楼走廊上,忽然感觉脚下在抖,头顶传来“嗡嗡”的声音。物理老师陈冬大喊:“地震了!快跑!”我撒开腿就往楼下跑,几步就跨过了十几级的楼梯,跑到操场上。
那会儿,操场上已经站了很多同学和老师。我在人群中没有发现陈老师和我们班同学。糟了!是不是困在楼上了?不行,我得上去救他们! “别怕,听我指挥,向那边楼梯跑” 我急冲冲地往教室跑,看到陈老师正站在楼梯上指挥同学们往下撤。不断掉落的碎石块打在他身上,他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只顾用身体护着同学。
我刚冲上二楼走廊,身后一块讲台大小的楼板砸了下来,将楼梯斩断。陈老师和楼梯上的同学,突然一下都不见了。看到这一情景,我们班正准备下楼的5名女生吓得缩到教室门边抱头尖叫。 我也害怕起来,但不甘心就这样死去,我得活着,大家一定要活着出去。这时,震动似乎小了一些,我向那几个女生吼道:“别怕,听我指挥,向那边楼梯跑。”当我们跑到操场,身后传来一声巨响,教学楼坍塌下来,扬起漫天尘土,几乎让我窒息。
“我要做个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5月13日,我成了志愿者,带着救援队伍要去龙门山。通往龙门山的小渔洞大桥震断了,民兵叔叔们为争取救援时间,二话不说就下了河,他们的勇气感染了我。我学着他们的样子,深一脚浅一脚?过了河。前方的道路已被山体滑坡落下的巨石砸断。民兵叔叔们仍不肯放弃,于是我带着他们绕到早已废弃的老路上,冒着余震和山体滑坡的危险继续前行。
这条路年久失修,满地碎石,崎岖难行,到龙门山镇平时只需要半个小时的路程,这次竟然走了4个小时。就这样,一直到第二天的凌晨,我分别带着两支救援队先后把救灾物资送到了蒙阳、跃进煤矿、磁峰等几个地方。
5月14日凌晨5点半,当我把救援队伍带到跃进煤矿后,见到了正在分发救灾物资的妈妈。妈一见我就哭了出来:“你跑哪儿去了,怎么不和家里联系?”为了不让她担心,我笑嘻嘻地安慰她:“您不是总是教育我要做个有责任心的男子汉吗?我这几天可没到处玩,我去做志愿者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