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拾荒校长”吴定富资料照片:捐百万助学 没有一件新衣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   2018-04-24 10:11

  由于个人原因,梁昌明没有“把书读出来”。但是,与他同级的张才斌等不少同学在老校长资助下,跳出了“农门”,当上了国家或企业干部。“饮水思源,这都和老校长的帮助分不开。”

  提起老校长几十年助学如一日,曾经的学生伸出大拇指点赞。

  62岁的铜梁区农委退休干部李淑泉告诉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是吴定富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1978年恢复高考后,老校长多次上门动员我参加考试。”

  李淑泉兄弟姊妹众多,吃穿都成问题。吴定富不仅送了他钢笔,还承诺了资助学费。当年,李淑泉以优异成绩被永川地区农校录取。“读书期间,老校长还来我家问过我好几次。”

  毕业后,李淑泉分配到铜梁县农业局,退休前为县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如今我的退休工资比老师高,但平心而论,我做不到像老师那般无私。老师一辈子都是个好人!”

  读书看报仍然是吴老每天休息时的最大爱好。

  是什么信念支撑老人长期助学?吴定富告诉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从小兄弟姊妹多,经历过食不果腹的灾荒年代,啥苦都吃过。在三十多年教学生涯里,他看到一双双求知的“大眼睛”因家庭贫困辍学,就想帮帮他们。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收到过很多的感谢信,但我不是冲着感谢才捐钱的,就是想帮更多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前些年怕家人知道埋怨,那些感谢信我都当作废纸卖了。”

  大儿子吴启国说,老人已立下口头遗嘱:离世后,除少部分钱负担弟弟房租外,其他全部捐给社会。(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郑友 实习生 郑成林 文 钟志兵 摄)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