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袖珍学校:一名坚守了12年的老师和一个学生
兰州晚报 2017-11-30 17:25
做学生的同学和玩伴
牛庄村田咀社有42户300多人口,但附近的教学点只有田咀小学一个。学生上到三年级后,就会转到乡中心小学等地就读。不仅距离远,而且还需要家人陪护。
“现在田咀社适龄儿童只有马萱一个。没有了玩伴,不适宜孩子性格的培养;没有了竞争,孩子就缺乏学习的动力。咋教?咋玩?”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田老师的眼前。没有同学,田老师就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学习伙伴,进行互动学习;没有玩伴,他就充当孩子的游戏伙伴,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他还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教孩子自制沙包、跳绳、纸飞机等。田老师指着正在跳绳的马萱说,“她现在手里跳的那个草绳还是夏天时我用青草编的呢。”
充当孩子的游戏伙伴。兰州晚报 图
除了知识教学外,田老师也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他说,首先要尊重学生,贴近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以此来激励、鼓励,让学生善于提问,敢与老师对话交流,分享知识和心得。
21年的乡村教学,12年的孤独坚守,让田老师的内心多了一些淡然,更有一份自然成长的坚持。“这些年随着农村留守儿童减少,许多教学点撤并整合,能留下来教孩子的老师越来越少,而仅存下来的教学点也成了极少留守儿童上学唯一的选择。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不能让这些孩子们失望。或许有一天,这里没有学生了,也没有了教学点,我想我还会在新的农村小学继续任教,因为想让农村脱贫,基础还在孩子,还在教育。”仰望着校园里旗杆上飘扬的国旗,田老师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