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霍金”邵镇炜高考644分被录取 回应:渴望平等对待

中国青年网   2017-09-27 09:13

“高考超常发挥”

希望走上科研道路

  邵镇炜是个倔强的孩子,不服输的他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他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就对数学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和天赋,上初中后,更是对物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017年8月,邵镇炜专程前往南开大学参观了著名数学家陈省身的纪念碑。本人供图

  因为成绩优异,初三那年,邵镇炜被保送进入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也正是那个初中升高中的暑假,他开始自学微积分的相关知识,“我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国内外数学、物理教材,到现在为止大概有十几本。”邵镇炜坦言,由于高中课业太重,一些书都还没来得及读。

  “今年高考属于超长发挥,数学考了140分。”邵镇炜谦虚地笑着说。

  邵镇炜的高考成绩不俗,是公认的事实,他为什么选择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事实上,他的第一志愿本是浙江大学,然而,几分之差让他与这所梦寐以求的高校失之交臂。而考虑到身体不便去太远的城市读书,他最终选择了家门口的另一所高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没有选择更喜欢的物理专业,也是因为身体原因,因为物理专业需要做大量的实验,计算机专业相对少点。”

  “我希望大学期间能跟着老师多进行科研方面的学习,在学术上有点小成绩。”对于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邵镇炜充满期待,他希望自己以后在学术道路上能有所建树。

  “暑假读了《巴赫、艾舍尔、哥德尔》这本书,让我对数理逻辑学、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认识。”邵镇炜说,自己现在对人工智能比较感兴趣,为此还专门入手了一本《深度学习》。

  不仅如此,邵镇炜还把“神经网络之父”Geoffrey Hinton的照片设置为自己的朋友圈封面,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以激励自己争取在人工智能方面有更多的学习和思考。

  在学术问题上,邵镇炜严肃认真,但是生活中的他与同龄人没什么大的不同,也有着这个年纪该有的悸动和情绪,充满着酸甜苦辣,交织着欢喜和悲凉,就像他在诗歌《我睡在琴键上》写的那样:“一曲盛宴,在黎明前完成葬礼,我把脚伸进雨水的呢喃,把灵魂折射进风吹不进的巨洞;我在灯光里,敞开我的骨骼,我把绿色而安静的湖水点燃……”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