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母亲打骂9岁男孩离家出走 特警起草保证书帮母子和解
保证书
调解:特警起草保证书帮助母子俩和解
“母子俩一个哭闹,一个不说话,我们也不好处理。”张文龙称,他灵机一动,提议写个保证书,帮助母子俩和解。
在得到母子俩的同意后,张文龙找来纸和笔,凭着自己对事件的了解,替小超写下了保证书:“回家后保证听妈妈的话,少玩游戏,认真做作业,也替妈妈分担些家务,不离家出走;但以上做到了,妈妈要少骂我,不打我,像爸爸一样爱我!”
写完保证书,张文龙还现场念来给母子俩听, “听完后,小超说还要加上‘少吼我’。”
张文龙立即提笔在“少骂我”后面做了修改,改为“少骂我、吼我”。
在大家都确认签字后,张文龙用手机拍了照,嘱咐家长回家后要按照保证书上的内容执行,随后将保证书交到了小超的手中。一番温和的劝说后,小超牵着妈妈的手回家了。临走时,郭女士还拉着小超的手,向张文龙道谢。
初衷:给孩子一些引导,给家长一些建议
就在前不久,30岁的张文龙喜得一对双胞胎,为人父的他,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母亲在外人面前打耳光的行为是不对的。”张文龙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之所以要用写保证书的方式来化解矛盾,主要是考虑到如今的孩子们很有规则意识,通过保证书的形式来引导孩子听家长的话,同时也能让孩子放心,让他知道自己诉求能得到保障。而对于家长来说,也有警醒作用,“提醒她在平时的教育中多一些耐心的引导劝告,少一些打骂。”
张文龙认为,每个家长都有各自的教育方式,且是外人不容易改变的,写保证书的方法至少可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给孩子一些引导,给家长一些建议或启迪。
声音:爱就要用爱的方式进行表达
张文龙为调解矛盾,为母子俩撰写保证书一事被同事知道后,同事用微博号“盐都小警察”发至网上。众多网友留言为张文龙点赞,同时也展开了对教育方式的议论。短短两天时间,点击阅读量已经达到20多万,转发和评论均达100多条。
在众多的评论中,有网友表示了对母亲的理解,“如果是单身妈妈带小孩,那种压力和疲惫真得挺让人心疼的,大概孩子还不能理解……可再累也要注意教育方法。”但更多的网友对母亲打孩子的行为吐槽,建议妈妈不要一直用语言暴力和打孩子的教育方式。
四川理工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教师郭丽表示为,孩子离家出走实质是希望得到父母关爱。该母对孩子的几巴掌包含担心、焦虑、命令得不到执行等复杂情绪,采取的手段不合理,但实质也是一种爱,但这种爱没得到合理的表达,而是被母亲采取了一种让孩子误会的方式进行表达,让孩子觉得妈妈不爱我。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进入一种误区,即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或者自己习惯的方式,而不考虑孩子能否接受。”郭丽认为,这份保证书对孩子来讲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安全感的获得方式。建议家长对孩子的爱就要用爱的方式进行表达,比如该母亲找到孩子以后可以抱抱他,告诉他找不到他自己的担心等,当一个孩子感受到爱以后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感,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也会大大减少。(记者 徐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