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成“指尖公益”主角 互联网推动公益捐赠透明度

中国经济周刊   2016-11-15 09:58

  “具体公布哪些信息、公布到什么程度、公开哪些维度的数据、在哪些平台发布,公益界一直缺乏共识和量化标准,用户也只能凭借主观认知和经验判断项目的可信度。”从事社会工作的张佳对《中国经济周刊》直言,项目进展和反馈只能反映部分情况,公益机构的口碑只在公益行业流传,其实公众很难深入了解哪家更值得信赖。

  也有网友在公益项目页面留言称,对公益项目的认知就像盲人摸象,总是难以看到全貌,希望平台和公募基金会合力建立透明机制,帮助用户检验并核实项目的真实性。

  朱秋霞也对记者表示,期待互联网能够为公益机构提供更完善的数据,“目前主要依靠个人感受、局部数据和一些片面的观察,但很多假设最终需要专业性的建立,现在数据仍然公布得不够。”

  首个互联网公益透明机制启动

  不过,互联网公益圈的透明度构建也进入了读秒时代。为了进一步解决公益界长久以来的透明度痛点,腾讯公益也首次宣布将公开引用大数据技术,牵头推动公益行业首个透明化项目公示机制。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标”出台 聚焦舒适
  • 2025年央视《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几点+直
  • 2025年广州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广州市高中阶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