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二中:吃饭上厕所跑步 有人踹门不能抬头
激励谈心要说哭学生跟家长联合劝导
记者看到,教学楼上挂着各种励志标语,“上清华与主席总理握手,考北大与大师鸿儒论道”、“你不拼搏,没人送你辉煌”。这样的标语慷慨激昂、豪气冲天。
事实上,衡水二中的生源并不是特别好,因为他们前面有一个衡水中学。衡水市乃至河北省最优秀的生源都已被“掐”走了,衡水二中和其他中学只能接收剩下的学生。
高考时,除了要拼高端的清华、北大,也要拼“低进优出”。让普通学生经过三年的训练,也能考上一本。为此,老师要保证学生所有时间用到学习上,学生要用意志去战胜堆积如山的试题以及连轴转带来的疲乏。
徐明回忆,刚当班主任时曾受领导“点拨”:跟学生谈心要把对方说哭了,才能有内心的触动。他有一次谈心,说来说去学生就是不哭,徐明累得不行,说着说着就睡着了。“醒来后问学生说了什么,学生说忘了,我俩又重新谈起。”
除了谈心,老师更多是运用成功学激励学生。班主任平时看体育比赛、电视剧时,会刻意找出励志的故事和字句。下午第一节课是学生最困的时候,班主任会开个两三分钟的班会,用故事和言语“激醒”学生。
如果学生的意志崩溃了,老师就要“放大招”叫家长了。家长挤破脑袋把孩子送进来,最怕的就是听到老师说“领回去吧”。家长赶来会跟老师联合说教,直到孩子们的心回到书本上。
徐明说,身体和意志的不断磨炼,让学生成为一台抗压能力强悍的“机器”,“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有稳定的发挥”。
反思 衡水模式不合规律盼望尽早结束
上大学、上重点大学是衡水孩子最现实的一条上升通道。衡水的老师也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肯定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实际上,衡水中学、衡水二中和衡水其他中学的竞争已经形成内耗。高中到各地“掐尖”,已经延伸到邢台、承德、张家口等地,整个河北省的基础教育都被“衡水模式”裹携着前进。 高中的竞争也影响到了到初中、小学。衡水的不少学校已偷偷取消了体育、音乐、美术这些“无关紧要”的课程。一些县里的普通学校,早已被“超级中学”挤垮。
徐明认为,这种教育模式,会让学生失去自主学习、安排时间的能力。“从小学就成为一个学习机器,那孩子的创新、创造力就被扼杀了,更谈不上快乐童年。”徐明说,他盼望这一模式尽早结束。
北京大学[微博]法学院教授、知名高考教育专家孙东东表示,“衡水模式”已讨论多年,是早该结束的教育模式。“我们曾经对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他们刚入大学时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面、人际交往能力等,与河北其他地方的孩子比是最差的。”
他认为,河北省应该从顶层迅速扭转这个局面,如在干部考核、招生范围等方面严格控制该模式的发展。
“现在各大学都希望招到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如果任由这种模式发展,高校很难在河北投放更多的招生名额。”孙东东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