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中生性教育“自学成才”:8成谈了恋爱3成赞成一夜情

2015-03-17 20:04 来源:新浪教育 0

  高一女生自拍激情视频

  八成高中生谈了男女朋友

  三成高中生赞成一夜情

  原来,他们的性教育都靠自学成才

  最近,关于广州一高一女生自拍“激情视频”在学生中流传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强烈关注。事件之外,是一个谈论了多年的老话题——社会、学校、家庭,该如何看待这些半大的孩子们挑战传统尺度的“极限行为”?又该如何陪伴他们度过这段懵懂骚动的青春期?

  在广州的采访中,记者得到一组数字:八成受访高中生承认“目前有男朋友、女朋友”,其中近三成赞成“一夜情”;九成中小学生不知道学校必须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五成学生至今未正式上过一节“性教育”课……

  “前卫”和“个性”早成当下青少年的标签,尽管他们的很多言行至今不在主流传统观念的接纳范围内。现实告诉人们,或许他们真的没有错——“大人”们常常在雾里看花,用自认为清晰其实却很朦胧的方式面对同样懵懂迷茫的、别人的青春,并几乎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特别是目前体制下的教育方式,“教书育人”的模式几十年未变,但教好书,就一定能育好人吗?

  现状一

  12年“性教育”一直“似有似无”

  2008年12月,教育部下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学校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三年级,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

  按道理,接受12年的“健康教育”后,基本可以达到教育部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初衷,但恐怕难以如愿。“12年中小学,我只上过一堂‘健康教育’课,而且是老师抽空讲讲,无作业、无考试,什么内容已不记得了。”一位高三在校生如是形容他的“健康教育”经历。更多学生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表现陌生:“健康教育课?从未上过!”“生物课算不算?”

  曾经有师范学生在她的QQ空间里描述在学校当实习老师的经历:“一次上生物课,讲到青春期生理卫生的时候,因教材内容涉及性知识,我顿时脸红心跳,甚至不敢抬头看学生。讲完课检查学生笔记的时候,看到有学生这样记录——‘膀胱的作用是储存尿道’。学生也很委屈,指了指黑板。原来,是我因为心慌,将‘尿液’写成‘尿道’了……”

  健康教育融入生物课程,体育老师讲授生理卫生……这是记者走访广州近20所中小学得到的初步印象。其中,接近半数学校或以班会、或以自习将“青春期健康教育”一笔带过。“健康教育课‘让位’给英语、数学等主课课程已见怪不怪。”广州越秀区一中学教师说,升学压力面前,健康教育一直都“无关紧要”。

  现状二

  “正道”求知很难

  记者发现一个怪现象:小学低年级里,男女生混合同坐,女生文静,男生好动,有利“取长补短”。然而到了五六年级,男女生之间就被划了界限,离行离列,彼此不可“跨界”。到了中学,男女生之间稍微有一点“暧昧”,立即就会受到学校、家长[微博]的“高度重视”:“你不许这样,他不能那样……”行为如囚犯一般被规范。

  显然,学校、家长的“如临大敌”并没有让孩子们屈从。在条条框框里,他们活得很“自我”。

  “现在没有‘仔’(男朋友)好‘瘀’(丢脸)。”Iris是广州一中学的初三学生,她自豪地说,初中三年她“正式”交过的男朋友有4个,至于追求者以及“玩一玩”的更不计其数。“有男仔追证明有魅力,比起成绩好更‘威’。”

  “大家聚会的话题一般是‘男女朋友’、‘黄段子’。谈学习、谈理想?会被人笑老土!”前天,记者登录广州某中学高二年级群主“mrc”透露,他所在的年级有80%的男生女生处于“热恋”中。“这只是公开数字,还不包括玩‘地下情’的。”

  即便是在眼下这个时代,在面对“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简单而基础的“性常识”时,多数父母仍是无言以对。在对幼儿园、小学的走访中,记者发现,一般三四岁的幼儿就会产生对自身“出处”的好奇,而绝大多数提问都被害羞的父母以各种“故事”和借口敷衍了事。更有些家长认为性教育越早、孩子产生性意识就会越早,因此他们从来不跟孩子讨论性话题。

  在学校、家庭如此“封闭”的环境下,孩子们是如何“自学成才”的?记者曾对某中学200位高中生、100位初中生作问卷调查,发现当中有187位学生曾浏览过色情网页,170位看过限制级影像,比例惊人。孩子们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尽管没人告诉他们那些答案是否健康。

  时下不少青少年把性行为当成一种“时尚流行”,以自身性经验相互比较为傲。记者对一个56人的高三班级的调查显示,20人认为“一夜情”没有什么不对。在表示已经有过“性经历”的18人当中,有5人更是在初中阶段就尝试过,而“第一次性经历”发生的最低年龄是13岁。在性行为中有使用避孕套习惯的,比例少得可怜,10个人中找一个都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代写论文乱象调查:硕士小夫妻开代写网店
下一条:教育界人士热议教育改革:要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