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家庭教育论坛探讨家庭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互补
家庭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相互平衡、互补
任勇:要给孩子“机智”的耳光
闽南网9月14日讯 在学校,孩子们有老师教育,在家又有父母教育。如何平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让两者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呢?
昨日下午,在海西家庭教育论坛上,教育名家孙云晓与闽南当地教育专家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任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厦门青少年校外教育发展促进会会长郭燕进行嘉宾对话,各自发表看法,给出建议。
任勇
任勇
不要在孩子面前 负面评价学校和老师
任勇是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原厦门一中校长。他同时也是一位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对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很有发言权。
他觉得,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互相平衡。学校教育是一种共性教育,家庭教育不仅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而且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正面评价。
任勇引用了自己的经历作为例子,在他担任厦门一中校长的时候,他曾经跟所有家长约定,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负面评价学校及老师。即使某个活动存在某方面的不足,家长正确的做法也应该是向校方提出建议,但在孩子面前要积极评价,这样才能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让校方的工作更上一层楼,达到“双赢”。
对孩子该严肃的严肃 但也要温馨励志
在近几年,出现过“虎妈”、“狼爸”、“猫爸”、“羊爸”等采用各种不同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对待孩子到底该温柔还是严厉呢?父亲和母亲又将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任勇用了“两个耳光”的故事诠释了问题的答案。任勇的父亲烟抽得大,但父亲却不希望他们兄弟沾上抽烟。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作为知青被分配下乡,回家后,父亲看到任勇的手全部显黄,以为任勇学会了抽烟,上前就给了他一个耳光。任勇很无辜,辩解称是因为下地拔草手指才会泛黄,但父亲并不相信,于是跑去看了跟任勇一道下乡劳动的女知青的手,女知青的手也泛黄,这时他才相信任勇没有撒谎。被打后的任勇没有父亲的指示,一直站在原地不敢动,但父亲也没有上前安慰,而是抛了一句“我打你是为了让你长记性”,然后径直走开了。
这时,任勇的母亲走了过来,说了一句话,她说:“孩子,过来吃饭吧,爸爸打你也是爱你。”这时,一直很镇定的任勇才突然哭了起来。
任勇说,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亲的关系应该要“综合”,该严肃还是要严肃,但也要温馨、励志和隐忍。
还有一件事,则是任勇教育孩子的实例。有一次,他女儿出去外面玩,把身上的钱给弄丢了,回来后不敢实说,骗他说钱是被偷了。后来,任勇去问了一下,原来女儿的钱是去水沟玩弄丢的。这时任勇举起手甩向女儿的脸,并发出了“啪”的响声,女儿哭了起来。娘家人看到后都指责任勇教育女儿太狠,但任勇当面就问女儿“疼吗?”,女儿回答不疼,让旁边的人有点吃惊。原来,任勇的手并没有打在女儿的脸上,而是他的另一只手去接发出的声音,但女儿比较小,听到这么大的响声吓得哭了起来。
任勇说,这是他当时对女儿的“机智”一打,一方面拿出威严让女儿了解撒谎是不好的,同时也让家里人扮演了好人,安慰女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