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5岁高中女生去尼泊尔支教 飞行失联3小时
邓冰清在给学生上课。
邓冰清(左四)和当地的老师合影。
可爱的尼泊尔小学生。
一样的暑假,不一样的过法。
今年暑假,15岁的高中女生邓冰清组建了一个4人志愿者团队,完成了一次尼泊尔支教之旅。
昨天,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和伙伴们在尼泊尔的15天支教生活。
一篇网文 引发去尼泊尔的向往
邓冰清戴着一副眼镜,淑女范十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成熟很多。
“今年4月份,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一个人去尼泊尔做义工的体验文章,就萌发了尼泊尔支教的想法。” 邓冰清说。
对于她的想法,父母积极支持。“从小到大,她想做什么,只要有意义,我们都会支持。正是这一点,养成了她独立自主的性格。” 邓冰清的爸爸邓蔚说。
“让一个15岁的小女生到国外支教,能放心吗?”
邓蔚坦言:“确实有些放心不下,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总有放手的一天,就像老鹰把小鹰推出去一样。”
年龄不够 申请差一点被拒绝
4月份,邓冰清有了去尼泊尔支教的想法,5月就开始做计划,提交申请。
“我联系的是一个名叫IVHQ的国际志愿者组织。对方只接受18岁以上的志愿者,我如果要去,只能安排在2017年。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沮丧,但也不愿放弃。后来,对方被我的诚意打动了,告诉我了另一个方案——组团去做志愿者,团队中有一个年满18岁的成年人作为临时监护人就行了。”这重新点燃了邓冰清的希望。
“接下来,我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组团。最少找一个成年人,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伴前行。” 邓冰清。
组建团队 策划书做了好几个版本
表哥叶一舟是邓冰清发展的第一个队员。
“他表哥今年大学刚毕业,正在准备申请国外的研究生。他对去尼泊尔支教也有兴趣,于是就加入了。”爸爸邓蔚说,有一个家里人带着,多少能放心些。
邓冰清把发展队员的目标锁定在自己枫叶国际学校的同学身上。“大家接受的是一样的开放式的教育,有认同基础,同学之间也有信任基础。” 邓冰清说。
邓冰清先找到学校总领事(相当于常规学校的教务主任),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总领事很支持,同意她进班进行宣讲,发展团员。
“为了说动同学,她费了很多心事,光策划书都做了好几个版本。” 爸爸邓蔚报料说。
“为说动同学,我列举了此次活动的很多好处,比如开阔眼界,丰富经历,锻炼能力。我特别提到了,志愿者支教经历,会对我们将来申请国外大学有帮助。这一点,最吸引同学。”
经过宣讲,有十几名同学有意向加入她的支教团队。“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只有胡慎敏、倪若馨两位同学加入到我们的团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