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嵩山少林寺85后僧人成港大博士生 在外学习8年(图)

2014-08-08 09:50 来源:闽南网 0
释延政从小就喜欢佛教文化,经常和两个哥哥习武强身,上大一时就出家为僧

 

【心声】

无论到哪儿都要学修并重

  2012年,延政毕业了,拿到了一等学位,一心想在佛学上有所建树的释延政,决定攻读博士,当时就找好了读博士的导师。释延政想继续攻读博士,得到了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支持。而经过一年多的等待,他终于拿到了香港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

  “这都要感谢少林寺。少林寺很注重人才的培养。除了我之外,至少有50名僧人远赴各地进修,在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都有中国少林寺的留学生。”释延政说,其实,读博士并不值得炫耀,因为少林寺还有博士后呢!现在斯里兰卡中国文化中心负责人、斯里兰卡竹林寺负责人释延印,就是少林寺培养出来的博士后。

  交谈中,释延政会不时蹦出几句英语,自然、流利,他是新一代僧人的代表。释延政透露,未来的学习将更加深入,还要学习梵文。

  “留学经历让我开阔了视野,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释延政自信地说,通过学习,他将更善于用现代人理解的方式诠释佛教教义。

  对于即将到来的读博生活,释延政说,师父释永信非常有智慧,对他很关心,“他曾告诫我,无论到了哪里,都要学修并重”。

【现实】

少林寺过半僧人是“80后”

  如今,走进少林寺,游客会惊喜地发现,不少僧人都会用流利的英文同游客交谈。而一些外国政要访问少林寺时,现场从事翻译工作的,不少都是少林寺的年轻僧人。

  其实,在少林寺,像延政法师一样,能够熟练运用外语、武术与禅学兼修的僧人不止一个。

  近年来,少林寺每年投入几十万元用于僧人教育,不仅大部分年轻人在少林寺文化学院里接受佛学、基础文化课教育,还选送优秀的僧人到世界各地的佛学院或者名牌大学进行深造。

  “走出去交流与切磋,有利于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说,以前僧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新时代下,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与信徒之间建立顺利沟通的桥梁。

  释永信介绍,目前少林寺常住僧人300多,80后所占比例高达五成以上,50岁以上的僧人已不足两成。三分之二的僧人每天坚持学习佛学、宗教学、哲学等各类知识。僧人中出现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后,都不稀奇。

多看点

少林寺六成年轻僧人有修学经历

  释永信认为,僧才是少林寺的希望和未来。20多年前,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先生访问少林寺,就曾提过少林要多造人才之林。

  1992年4月12日,赵朴初在少林寺握着释永信的手动情地说:“少林当然不是少(sho)林。我们佛教有个优良传统,就是造林、护林。希望少林寺要多造林,好好造林。要有树木的林,还要有人才的林,要佛教人才如林。更要研习禅法,造禅之林。少林这地方不是少(sho)林,而是多林。”

  为培养僧才,少林寺开办僧伽培训班,聘请高僧讲经说法,传播佛教基本知识,教授礼仪规范,敲打唱诵,参禅打坐,引领修行。还挑选根基好、愿心大、聪慧好学的年轻僧人到各地佛学院培养深造,目前少林寺60%的年轻僧人有在佛学院或地方大学学习的经历。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14岁男童高考611分被南科大录取 胎教是唐诗宋词
下一条:福建省提5点倡议 机关单位开展“节俭养德”行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