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重庆大学一国防生被称“救灾专业户” 被总理称赞

2014-08-07 16:26 来源:重庆晨报 0
在灾区慰问的李克强总理握住他的手说:“小伙子,你们立大功了,千万注意安全!”被总理表扬的战士,名叫刘科。

备受鼓舞与总理握手后继续投入救援

  “我是军人,救灾对我来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理对我竖起拇指,上了《新闻联播》,只能说我正好被镜头拍到了。其实,真正的英雄是飞机前舱那些技术过硬的飞行员。”尽管曾多次参与地震救援,但刘科觉得,鲁甸地震的受灾情况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他说,由于震区很多房屋都是土木结构,抗震能力不强,导致房屋倒塌严重,加之通讯和道路不畅,也给救援带来困难,“前几天,很多村民断粮,喝的水都是颜色发黄,现在随着物资的输入,情况得到好转。”

  说起与李克强总理握手的情景,刘科有些激动,“8月4日,我们正在救援,总理走近我们,左手竖起大拇指,右手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小伙子,你们这次立大功了,千万注意安全!”之后,总理给战士们提出几点要求,“他嘱咐我们要注意安全,科学组织,要不惜一切救人。”

      刘科说,总理来到救援现场,和大家握手,之后,所有人又很快投入救援。晚上,结束一天的任务后,他慢慢回想起这事,才开始觉得激动,很受鼓舞。但让刘科没想到的是,这个镜头被捕捉下来,并上了当晚的《新闻联播》。

  “我是军人,救灾对我来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上了《新闻联播》,只能说我正好被镜头拍到了。其实,真正的英雄是飞机前舱那些技术过硬的飞行员,他们是灾区救援技术难度要求极高的群体。”刘科说,昨天通讯得到恢复,手机有了信号,很多从电视上看到他的同学、亲人打来电话,在电话交谈中,大伙都显得很激动。

“最对不起家人的是在汶川地震时,我没能回去看一眼。”

  说起刘科,其实早在芦山地震时,他的面孔已经感动了不少人。那是新华社记者在重灾区抓拍的一张照片,画面中,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抱着一名受伤的男孩,在直升飞机前狂奔,图片署名“迷彩,灾区的第一道希望”(右下图),这张照片当年被快速转载,那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就是刘科。

  成都军区13集团军某陆航旅政治部主任王月翼说,刘科是少校军衔、副营级,他参军8年,参加过多次重大抢险救灾的任务。2007年重庆璧山洪灾,2008年1月南方暴雪、贵州冰灾,2008年5月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出生于1983年的刘科都冲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2007年7月璧山百年一遇的洪灾,是刘科参与的第一次救援。当年,他大学本科毕业,刚到成都军区驻渝某部报到,在璧山发生洪灾后,随即被派往水文观测点预报水情,任务是通过观测和预算,准确预判并报告洪水上岸时间,提供数据支撑,以减少损失。这次洪灾,从测算水位到清淤、排险,刘科在泥堆里泡了半个月。

  一年后,汶川地震,对于刘科的家庭来说,那是最难熬的日子,但全家都在尽全力支持他。当年的那场地震,刘科的老家都江堰受灾严重,家中房屋垮塌,外公、表弟遇难,父母无家可归,刘科没有回家,而是跟着进入北川的第一支部队,连夜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这一待就是3个月,还一度与家中亲人失联。

  “我在灾区抢险救灾,家里很少给我打电话,不是不担心,是怕影响我工作。“刘科说,救灾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但顾了大家,小家有时就得舍,好在全家都很支持他。然而,从内心讲,最对不起家人的,是汶川地震时没能回去看一眼,但从来没有亲人就这事埋怨过他。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泉州雅思考生网上买答案 4.7万元“打水漂” 
下一条:陕西一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失误 母亲欲花11万上大学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