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正文

长泰山重小学学生免费为村民送邮件 24年不间断

2011-12-06 08:39 来源:海峡导报 0
由一群小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漳州长泰县山重小学“红领巾送报站”迎来24岁生日。 这个完全由小学生自主“经营”的送报站,24年里义务为当地村民投送邮件、报刊、包裹达17万件之多,此间行程达17.52万公里,先后有630多名小学生接力做这项工作。

  昨日是“国际志愿者日”。

  此前一天,由一群小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漳州长泰县山重小学“红领巾送报站”迎来24岁生日。

  这个完全由小学生自主“经营”的送报站,24年里义务为当地村民投送邮件、报刊、包裹达17万件之多,此间行程达17.52万公里,先后有630多名小学生接力做这项工作。

24年前 老邮差摔伤小学生接棒

  老教师陈再成至今仍记得24年前那个冬天的场景。1987年的10月底,负责山重村邮件投递工作的老邮差进山时摔倒了,人和自行车都翻入山沟里,在家休息十来天都站不起来。

  “就算晴天,山路难走,邮差也要隔好些天才进一次山。”陈老师说,山重村各小组分布零散,老邮差只负责将邮品送到村部,再等到小组干部到村部开会时才带回。“那年月想看一份报纸,至少要等半个月以上。”

  时任山重小学校长的陈再成,用1个星期的时间,为山重村建立了一套“网格化”邮件投递制度。“当时全村分13个小组,每个小组要确定两名学生,负责从站里将信件送给本组村民,再把村民要寄出去的邮件带回。”

  陈老师说,创办“红领巾送报站”,最初的想法就是保证本村信函不中断,也方便村民把信件寄出去。“村里很多年轻人在外打工,通讯断了,会误事。”

  当年12月4日,在当地邮政局、村委的支持下,该校“红领巾送报站”成立。

  首批26名 “信鸽”皆是该校六年级学生,这一传统被一直沿袭下来。“认真、及时、准确、到位”8个字,也从那时被写在山重小学收发室的墙上,成为一届届“信鸽”接力传承的信念。

26名“小信鸽”日行至少20公里

  林丽燕是 “红领巾送报站”站长,家住山重村6组。12月3日是周六,但这天上午学校收发室的肖老师打电话告诉她,村民陈家旺有个银行对账单要送。

  林丽燕在当天上午9点多就赶到学校将信件取走。“我家到学校有6公里,我们送报队的林东坤同学家里最远,要走1个多小时才能到。”林丽燕说。

  从上六年级的那天起,林丽燕和她的12个同学就成了“同事”,负责将镇里送到收发室的邮品,一一送到村民家中。

  山重小学现任校长陈文庆是本村人,当年就读山重小学时也是 “红领巾送报站”站长。陈校长说,该校老师也都加入了 “送报队”,只要有较重的包裹邮品,孩子们搬不动,老师帮忙送到村民家中。

  在山重小学收发室内,陈文庆提供的一份清单显示,“红领巾送报站”每送出的一件邮品,在清单中均有记录。

  陈校长说,26名“小信鸽”平均每天送件步行至少20公里,24年间累计行程达17.52万公里。

送达17万件 未曾出过差错

  24年间,这个完全由小学生“经营”的义务送报点已累计送出各类邮件、报刊、包裹达17.23万件,未曾出现一次差错。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究所工程师薛丽惠是1992届的红领巾送报站站长。薛丽惠现仍资助着该校多名贫困学生上学。“志愿不是宣言,这个红领巾送报站坚持这么多年,很不容易。”12月4日,听闻红领巾送报站走过24年,薛在电话中这样说。

  “送报队每个学生都是优秀少先队员,没有人中途退出。”据陈文庆统计,24年来共有630多名小学生加入送报队,接力做着这项工作。

  “红领巾送报站”也先后10次被福建省委宣传部、省邮电局评为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还被授予“漳州市十佳志愿服务集体”称号。(记者 苏演卿 通讯员 林建山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我省首推学生团体火车票网上办理
下一条:福建明年选聘大学生村官1600名 报名截至10日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