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数学有什么不同?数学基础应该“打”在哪儿?

光明日报   2020-11-24 10:32

3.数学基础应该“打”在哪儿?

  好的数学课其实界限是有一些模糊的,它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快又准”不是最重要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数学割裂成一个一个小的知识点,而应该从题目的理解中,一点一点建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记者:情境的变换,需要老师怎么适应?数学课怎样教才更高效?数学应不应该提前学?

  王尚志:我说一个老师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老师现在讲解问题时很少认真读题。哪怕是优质课都是这样,出来一道题,老师直接问同学:“这题大家会不会?看谁算得快!”我每次发现,都问,你们怎么不读一读题?

  我们总是说,数学要重基础,向课本要效率,但是很多基础恰恰没有打好。我们就以最经典的数学题“鸡兔同笼”举例子,大概小学三年级会学到这个题目。一般题目中会标明鸡和兔子共有多少只,两种动物共有多少“腿”,问鸡有多少只,兔子有多少只。老师们讲解一般都是这样的:假设笼子里都是鸡或都是兔子,然后进行运算。我听到一些小朋友会提问题,“为什么这样假设?明明兔子4条腿,它不是鸡,怎么能假设是鸡呢?”老师一般不会解释,只会说,“记下来,就这样算就行”。这样孩子没有理解,只是记住了,题目再变,还是不会。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刷题”。这样一来,学生的负担就重了。

  这是我们最希望老师做出改变的,改变教学方法,不要“教知识”而是“教能力”。例如,在上面的“鸡兔同笼”问题中,让学生考虑“鸡腿和兔子前腿的数量”,比“假设都是鸡”要容易理解,差异在于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用他们(大部分)理解水平讲道理,奠定好基础。一道题出来,老师应该先读题,如何理解题意,有逻辑地思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老师们甚至可以让学生重复一下,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以后再遇到相似的问题,他们自然就懂了。比如除法,要让学生理解,除法就是“等分”,平均分为几份。再比如,一些包含“0”的乘除,老师明明知道结果还是“0”,但是不能省略步骤,这是帮助“位数”不出问题的。

  我们说的重视基础,就是在这里。好的数学课其实界限是有一些模糊的,它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快又准”不是最重要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数学割裂成一个一个小的知识点,而应该从题目的理解中,一点一点建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一定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基础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定不要提前学。比如说,学生如果不积累足够的语文“反义词”“近义词”,让他们学“正负数”就缺乏理解基础,从“反义词”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一个提升,再结合“给定0点的情境”。比如海拔这个单位,一定有一个“0点”,有海拔以上,也有以下。进而再去思考“需要设置0点”的情境,例如,描述道路中建筑物的位置,循序渐进,使学生学会思考。

  数学需要做题,但是做题的时候要去理解题目,这就叫基础,而这种基础就是管用的基础。这也是我们课程标准的一个新要求,总之,我们希望学生要会学习,更会想问题,以应对未来更多的改变。(姚晓丹/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天津大学恋爱课上可以学到什么?有人评价从
  •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结
  • 河南睢县一班主任让全班学生“发毒誓”?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