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感想

综合新华网、中国文明网   2019-11-29 10:57
党员干部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感想范文推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确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支撑地位。全国各地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以下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参考

  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胜利落下帷幕,我们的各项工作又迈向了新的起点,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就是当前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全国各地、各个行业正掀起一场“学习热潮、评论热潮、践行热潮”,都在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要做到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两天,通过反复研读、深学细思、深刻领悟全会公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更加坚定了对党绝对忠诚、对总书记绝对拥护的政治自信。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重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党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这更加坚定了我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领袖的绝对拥护。 

  (二)更加坚定了对坚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让我更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要想实现国富民强,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三)更加坚定了对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发展自信。十九大以来,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更进一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中国全面开花,硕果累累。事实证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回应了群众的期盼要求,体现了党的责任担当,指明了中国梦的现实路径,更加坚定了发展自信。 

  就做好下步工作,我谈几点打算: 

  (一)强化首位意识,坚持“学在前列”,坚定不移提升精神境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时不我待地抓好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一是示范带动,做好学习文章。树立起“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学在先、学在前,先学先懂、真学真懂。原原本本通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原文,准确把握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深学细研、掌握内涵要义,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学思践悟,做好结合文章。把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结合起来,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优异成绩彰显奋力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三是持续稳固,做好常态文章。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明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会议精神是我们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和目标纲领。学习会议精神不能一劳永逸,我讲把学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久久发力、形成常态,用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的内涵要义解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二)强化站位意识,坚持“做在前列”,坚定不移提升工作能力。一是不断提升政治定力。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锤炼政治品格的重大实践,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权威,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永葆忠诚之心。二是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始终坚持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工作开展,紧扣工作大局,紧贴领导工作思路,紧靠基层群众实际,突出“服务”中心职能,明确工作重点,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对XX的认识、分析和研究,不断提升做好各项工作的能力。三是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服务XX发展大局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基础上,全力承担好“参谋部、战斗部和服务部”角色,争做XX的“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竭力为XX发展大局做好服务。 

  (三)强化管党意识,坚持“严在前列”,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一是着力抓好规范运行。以强化党建工作为突破口,严格组织生活,扎实推进“三会一课”规范化运行,持续完善党建、行政会议制度,坚决杜绝以行政会议代替党建活动的现象。推进XX办公规范化,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系列符合当前形势的规章制度,形成办公规矩,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二是着力抓好作风转变。行百里者半九十,作风转变不可能轻轻松松,一蹴而就,必须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将时刻把作风建设抓在手,把不良作风改到底,把长效机制建到位。大力发扬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和XX有关制度,敬业守责、无私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多深入基层、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XX决策提供最真实的基层反映。三是着力抓好廉洁自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以党章为镜鉴,以党规为准绳,时刻紧绷廉洁自律这根弦,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不越红线、不逾规矩,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二:

不断开创“中国之治”新境界——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热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这是站在历史交汇点上的伟大宣示,这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长治久安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定制度自信,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保持定力,开拓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力前行。

  把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好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小时候出行还靠翻山越岭,现如今飞机高铁拉近了距离;小时候背着包袱装着干粮,现如今一部手机就可以走天下……70年变化天翻地覆。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教授贺天平说。

  正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42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上学习的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卢宇荣,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了全会精神,认为这次会议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体人民,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开拓前行,为长远未来积极谋划。

  她表示,作为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要坚定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其中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其他方面制度。

  负责四中全会文件读物出版编辑工作的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主任张振明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突出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地位,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彰显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以坚强领导铸就千秋伟业的责任担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把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更加充分发挥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党的领导是我们应对挑战、赢得主动的“定海神针”。

  外交学院校学生会主席张鼎文和同学们密切关注着四中全会的消息。全会提出,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令他印象深刻。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区域和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张鼎文表示,要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发出中国之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与使命担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连日来参加了多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会,感触颇深。

  通过基层调研,李培林切身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所在。”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这让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倍感振奋。

  “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1%;70年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加到77岁;就业人数从1949年的1.8亿人增加到2018年的7.8亿人;纳入保障范围的人员越来越多,社会保障卡的持卡人数目前已近13亿人;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郑功成以一组数据描绘着新时代中国的民生图景。

  郑功成认为,下一步民生保障工作的目标任务就是坚持并优化现行制度安排,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民生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大四学生杨帆在手机上认真阅读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全文。“公报里‘人民’二字提了50多次。”杨帆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的社会,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光彩!”

  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制度是定国安邦的根本,成就伟业的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港珠澳大桥首席管理专家、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盛昭瀚说,港珠澳大桥历时9年建设,全长55公里,它不仅是用心血和汗水浇筑的横跨三地的“海上长城”,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只有通过强化执行力才能使制度功效落地,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也需要通过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伴随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要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把一系列规章制度转化为服务城建和服务人民的治理实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城市人民建,通过创新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治理实践,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发展格局。”郭万达说,要坚持改革创新,实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增强城市的竞争力,这也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内容。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中山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生周凌悦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医疗服务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体现。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提供了支撑,也为我们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保障。”作为一名基础医学的科研型研究生,她表示,将积极投身于国家医学发展的浪潮中,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这次会议振奋人心。作为一名民族高校教师,深感责任重大,新时代要努力担当新作为。”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子茂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增强了我们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好、发展好的信心和勇气。要奋发有为,真抓实干,将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不断开创“中国之治”新境界。(新华社记者 史竞男、王鹏、高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025年湖南省考成绩查询入口:湖南人事考试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