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几月几日具体时间 寒露有哪些传统习俗 寒露诗词关于寒露的诗

南京日报微信   2019-10-08 08:51
寒露习俗诗词介绍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10月8日22时6分,我们将迎来“寒露”节气。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意味着全国大部地区热冷交替季节的来临,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到了寒露,一重秋风一重冷,一场秋雨一场寒,有一种真真切切的冷,叫“忘穿秋裤”。谚语说:“不怕霜降霜,只怕寒露寒”,寒露已然是秋天中的秋天,而且是从立秋到霜降整个秋季中气温下降最快的节气。天气的变化进入了快车道。秋意熟透,你那里冷吗?

1564056936976

寒露·习俗

◎蒸螃蟹

  寒露前后,虾蟹繁多。老南京人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惯。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所以,寒露节后,不妨进食几只肥蟹来满足自己的舌尖味蕾。

◎喝“寒露茶”

  老南京有喝“寒露茶”的习惯。寒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斗蛐蛐儿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秋钓边

  这个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宜出游,可赏花,流行吃螃蟹、钓鱼。寒露时节,阳光不若夏季猛烈,深水区难以被晒透,所以鱼、蟹都移向更为温暖的浅水区,正是临水垂钓的大好时机。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寒露·诗意

  秋,

  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吟咏。

  那么关于寒露的诗歌有哪些?

  哪些又是和南京有关呢?

《宿瓜州》

  唐·李绅

  烟昏水郭津亭晚,

  回望金陵若动摇。

  冲浦回风翻宿浪,

  照沙低月敛残潮。

  柳经寒露看萧索,

  人改衰容自寂寥。

  官冷旧谙唯旅馆,

  岁阴轻薄是凉飙。

《金陵秋兴六首》

  明·邓云霄

  晚出城西望,平沙浩渺茫。

  昏鸦点古渡,野水落寒塘。

  阅世东流急,怀人鸟路长。

  莫将孤客鬓,来比菼葭苍。

《游仙诗十九首其七》

  魏晋·郭璞

  晦朔如循环,月盈已复魄。

  蓐收清西陆,朱羲将由白。

  寒露拂陵苕,女萝辞松柏。

  蕣荣不终朝,蜉蝣岂见夕。

  圆丘有奇章,钟山出灵液。

  王孙列八珍,安期炼五石。

  长揖当途人,去来山林客。

《咏廿四气诗 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芳树》

  南北朝·沈约

  发萼九华隈,开跗寒露侧。

  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

  宿昔寒飙举,摧残不可识。

  霜雪交横至,对之长叹息。

寒露·养生

  寒露时节,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有谚语曰:“寒露不露脚”,意思是寒露就要注意足部保暖了。

  寒露以后,天气少雨,风也逐渐大了起来,很多人会感觉咽干、皮肤干燥。因此,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柔润食物,如芝麻、糯米、粳米、大枣、山药、蜂蜜、乳制品等。

增加鸡、鸭、牛肉、猪肉、鱼、虾等摄入以增强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注意多补充水分,适当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葡萄等水果。

  寒露时节是一年中哮喘病的高发时节,每次冷空气来临,气温的降低直接对哮喘有诱发作用。所以,应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加衣被,避免受凉。早晚出门最好能戴上口罩,以减少冷空气的直接刺激。

  “空庭得秋长漫漫,

  寒露入暮愁衣单。”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天气渐冷,幸福不过有人为你加衣。

  内容来源: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紫金山新闻、上海发布整理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山东2025年高考总分多少? 山东高考成绩公
  • 浙江2025年高考时间:各科目考试时间安排
  • 马鞍山2025年放暑假时间 几月几号开始放假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