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读经班”隐蔽民宅办学:年均收费四五万 一天读10小时
读经班课程如何设置?
数学课变选修 认字用“糊里糊涂”法
一个年幼的儿童如何能读懂艰深的“经典”?北青报记者从通州这家“书院”建立的家长微信群中看到,“申老师”在针对家长的“家长课堂”里提到,小孩认字要使用“糊里糊涂”认字法。所谓的“糊里糊涂”认字法就是不需要教,多读读经,儿童糊里糊涂就学会了。而对于儿童的阅读,“儿童读书是像牛吃草,只管去吃草,什么时候能消化,不用管他”。“申老师”表示,孩子13岁之后再去让他理解,13岁之前只要读经就行,无需理解,13岁之后再去理解。
那么光读《学庸论语》《孟子》《诗经》《唐诗三百首》等这些经典,就能满足义务教育的知识储备么?“思远堂”刘姓负责人很肯定地表示,学生还可以“选修”数学维课。选修不分年龄层,只要想学就可以选,三四岁的孩子也可以学习三四年级的数学知识。
“我们教的数学课,不是简单的体制内学校教的数字和计算,更多的是通过应用让孩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体制内学习是用记忆,而我们的学习来自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思远堂”刘姓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孩子想在12岁后回到“体制内”(初中)学习,可以选择数学选修课学习,并可以顺利进入普通中学。“如果想好好培养孩子读经典,可以继续了解我们的跟进课程(初中课程)。”
读经班如何招生?
家长也被要求“读经”
这样的书院不仅“挑选”学生本人,甚至还对家长提出了“高要求”。“申老师”表示,他们在收孩子之前不仅要看孩子的资质,还要看孩子的家长对于“读经”教育的了解。“我们不是随便收孩子的,尤其是对于年龄大的孩子,我们要求家长对于‘读经’教育的道理必须认同才行。”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思远堂”更是在招生简章中写明了对家长的要求:“家长要认真学习《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读经教育全程规划》《读经教育百问千答》等书籍的相关理论后,方可带孩子到书院面试,合格后入学。”“长期就读,至少有二到五年全日读经教育规划。”“学堂定期举办家友会,要求家长每学期至少参加两场。”
不仅如此,“思远堂”还要求走读制孩子的家长要自己读经,每天晚上需要坚持带孩子读经,温习功课,并在群里打卡互动,并且打卡积分必须达标。
记者观察
全日制“读经班”存在四大明显违法违规行为
连日来,北青报记者暗访了一些打着“读经”旗号违规办学的机构,从他们的教学安排、制度设计等各方面看,至少有四点明显违反了现行法律法规。
首先,这些全日制“读经”班,招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排斥数理化等学科类课程,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中明确提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北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管理规定》中也明确规定,培训时间不得和所在区中小学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日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点30分。而这些所谓的“读经班”,自封为“只读经典”,以一种非常迂腐的方式,让学童们摇头晃脑、“闻鸡而诵”“深夜而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样的所谓“读经班”对于传统经典的理解有所欠缺,不成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思辨,不求甚解,这样落后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儿童思维能力提升和认知发展。
其次,“学费按照年付”违反了《北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管理规定》,《规定》提出,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这些机构以学年为收费单位,动辄数万元,无疑加重了家长负担,无形中加大了教育的社会成本。
第三,“读经班”的教学场地违反了《北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管理规定》对场所条件的要求,《规定》中明确,必须具有符合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场所的房屋产权清楚,如系租赁,应签署3年及以上的有效协议(或合同);如举办者自有场所,应提供办学场所的房屋产权证明材料。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地下室作为办学场所。而这些读经班多隐蔽在居民楼或者教师自己家中,与上述规定明显相悖。
第四,“读经班”的教师资格问题,违反了《北京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标准(暂行)》中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从业情况的明确规定,即专、兼职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读经班的教师却没有任何资质。
对话
任教教师并无资质
对话人:“读经”书院“申老师”、“思远堂”负责人、从通州永乐店迁往河北的“读经学堂”负责人
北青报:“读经”一两年后能达到什么程度?
“申老师”:(略带不屑的口气)你还是不懂“读经”教育,如果了解,就不会问这个问题,这种教育不是知识,孩子学了就会的?。大一点的孩子表现可能会背出来,会在交往中运用经典的语句,会表达出来。但是小的孩子他不会,小的孩子在学的过程中就是将这些精华吸收进去,然后酝酿,酿的时间越长,厚积薄发的力量就越大,我的孩子从出生就读经,现在9岁已经能够背完中文20万字的经典。
北青报:这样安排课程和作息会不会使正在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感到枯燥乏味、不适应,从而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
“申老师”:怎么会丧失学习兴趣呢?只会增加学习能力。孩子没有什么适应不适应的,如果不适应天下学堂都不应该办,所有孩子都能适应,都是家长不适应。
北青报:“闻鸡起舞”的作息安排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申老师”:这属于《黄帝内经》之要,孩子起床时间符合天地人一体,是顺应天地规律的。
北青报:在这里任教的教师有没有相关资质?
“思远堂”负责人:没有资质,都是对文化有热情的人,改行当老师的。即便是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也不一定能教好这个(经典)的,这样的老师不容易找到,北京市内屈指可数。
“读经学堂”负责人:北京此前很多“读经”学堂已搬往外地。在北京这边特别不容易注册,几乎就是不可能。我觉得您太注重资质有点舍本逐末。您本来也没打算让他读多长时间,也没必要找有资质的,主要是理念和堂主的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