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争做“云学霸”:短视频vlog记录学习过程
锦上添花求认同,分享心得让优势学习者更满足
但相同的形式背后也有不同的目的,并非所有人都像朱孝杰一样把分享学习记录当作一种精神寄托。还有一些同学,学习上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也没有压抑的心情,正如刚刚走上变身“云学霸”之路的高中生小孙告诉记者的那样,她们起初只是喜欢看,看着看着就会想要去录、去分享,“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在分享的过程中收获认同,就会很开心”。
来自武汉大学的张文远分享学习记录的初衷就和小孙一样。她半年前开始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学习记录,最初只是希望记录一下每天的生活,后来经常有一些网友私信向她请教问题,“比如一些还在上高中的同学会问高中的学习方法,如何调整心态等建议”。她就决定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出来,希望帮助更多的人。
“我一直觉得输出是自我提升的途径。是一种双赢。”张文远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她后来又从在微博上分享一些自己的笔记、资料和心得经验,发展到在B站上传自己的vlog,并且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公众号。此外,她还组建了一个400人左右的考研群,分享考研资源。短短半年的时间,张文远的微博粉丝数就达到了1.2万。
发微博需要把自己的学习情况拍成图片、视频,配上文字,有时候还需要做修图、后期等工作,也有不少人质疑这样做的“性价比”太低,太浪费时间。
就读于工科专业的张文远日常课业负担也很繁重。这么丰富的“云学霸”生活,她是如何在上课之余进行维护呢?
张文远的方法是在“比较闲”的假期或者周末多做一些。为了不让“记录”影响学习的“专注”,避免自己在学习时玩手机,她用手机延时摄影来录vlog,“我不想花太多时间在剪辑上,我的剪辑很简单,是用手机进行的,大概会剪15分钟左右”,“至于在微博和公众号的图文,的确会花费一些时间,不过像微信排版熟悉了之后就会快很多,单论排版半个小时足够了”。
虽然制作和分享学习记录的习惯确实会占用一些时间,但做这件事能够给张文远带来幸福感,她甘之如饴。“学习需要仪式感,仪式感就是寻找生活的小确幸,让看起来索然无趣的生活也闪闪发光起来。”她说。
张文远觉得,“自律的学习让我有内容可以分享,也能带来不错的结果,比如好成绩”。
每每看到自己分享的内容,张文远心里就会升起一种满足感,收获大家的回应后更是十分快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许多网友的肯定,也会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一直热衷于分享和围观学习记录的大三学生王璐瑶特别能理解张文远。王璐瑶认为:“经营一个学习账号可以让人在分享和交换中获得优越感,屏幕前的观众也可以督促自己,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