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台方案: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 开展专项治理

海都网   2018-09-05 10:48

 昨日,福建省教育厅出台《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据了解,我省将通过全面部署、自查摸排、全面整改和专项督查四个阶段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

  社会培训机构

  也禁止提前教学

  《实施方案》明确了五项治理任务: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都坚决禁止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坚决纠正幼儿园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整治幼儿园“小学化”教育环境;解决幼儿园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在2020年12月底前,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小学必须坚持零起点教学。

  据了解,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8~9月全面部署工作,各地相应制定治理方案,于9月启动专项治理工作;第二阶段是自查与摸排,在2018年12月底前,学校和机构进行情况自查,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抽查和摸排;第三阶段在2019年3月底前进行全面整改,督促和指导幼儿园、小学及涉及幼儿的校外培训机构,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的各种行为;第四阶段是2019年4月底前由省教育厅等部门进行专项督查。

  部分民办园

  存在“小学化”现象

  为此,海都记者对福州部分公办、民办幼儿园做了初步调查,发现公办幼儿园都不允许老师教授小学课程内容,能坚持每天以游戏为孩子每日的基本活动;部分连锁品牌的民办幼儿园在大班阶段会将识字、英语、数学等内容“幼化”,融入活动教学中;而一些小型民办幼儿园则确实存在直接上小学课程、布置家庭作业等情况。

  一位幼儿园孩子的妈妈告诉记者,女儿刚上中班,过去的小班阶段是以足球、舞蹈等素养课程为主,在接孩子放学时,偶尔看到有的大班孩子拿着生字簿走出来,估计大班年级有开设写字课程。“我还是希望幼儿园能坚持以素养课程为主,但安排小部分小学课程也能理解,毕竟幼儿园到小学是大转折。”这位家长说。

  而有家长表示,担心孩子不适应一年级,就算幼儿园不教,他们也几乎都会在暑假让孩子到校外培训机构上幼小衔接课程。据记者走访了解,暑假期间,福州市面上的培训机构,基本都开设了幼小衔接课程,主要教授拼音、识字、10以内加减。

  专家:应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福州教育研究院心理辅导站主任王心红表示,首先要明确的是,幼儿园“小学化”指的是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把小学课程安排进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根据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教授小学课程完全不适合,从生理上,6岁之内的孩子无法连续坐40分钟,从心理上,无法理解所学内容,继而产生挫败感,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不仅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还会在培养孩子专注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产生弊端。而有些幼儿园会将部分小学内容“幼化”,如不教如何书写,只让孩子了解这个字的来源和它的故事,这是可以的。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应该让大班孩子通过日常教学了解数字、时间等。(海都记者 张芬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