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招生办首次披露“高考答题卡疑被调包事件”相关细节

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微信公号   2018-08-31 09:40

­  扫描现场分工明确,以袋为单位进行扫描

­  在扫描现场,不同科目的答题卡是由不同班组分工保管、在不同的机位和不同的时间进行扫描的。

­  而扫描则是以一袋(同一考场的30张)为单位进行的。只有将这一袋30张答题卡全部扫入扫描系统中,并且与系统里存储的原有考场信息全部一一对应,系统才能进行存储。

­  答题卡无法涂抹置换,那答题卡上的条形码,有没有可能被调换呢?

­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  1. 能否介绍一下普通高考考试和扫描过程中,考生的答题卡是怎么运转的?

­  高考考试和答题卡扫描是在严密的流程下进行的,并且全程监控录像,从考场分发答题卡,到收缴、密封、运送、保管、扫描答题卡结束,形成了一个保密的闭环。

­  高考考试期间,每科开考前15分钟,启封分发答题卡。考试结束,考生起立,监考员按座位号从小到大顺序,收集清点答题卡,清点无误后,监考员在考场内,先把答题卡装入塑料袋、再装入密封袋中,用密封条密封,三名监考分别在密封条骑缝处用红色字迹圆珠笔签上本人的姓名,在考场摄像头下将答题卡袋略微举起,密封处朝向考生,以示密封完好。考生离场后,三名监考员携带答题卡等有关物品,沿“封闭式”专用通道同行径直回到考务办公室,中途不得离开‘封闭式’专用通道。主考清点验收答题卡袋,核对有关考场信息,确认无误后,在已密封好的答题卡袋相应位置签名,由考点保密员再次核对答题卡袋数量,无误后,装入保密箱送往市、县保密室。市、县保密室将每个学科的答题卡袋按照规定数量装箱,集中密封保管。密封后的答题卡袋、答题卡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拆封。

­  答题卡的运送由公安人员押运。各市、直管县招办以箱为单位将答题卡送达答题卡扫描保管场所,交接过程中,先检查密封情况,再核对数量,签字验收,整箱入库。答题卡分学科分组保管,进入保管场所需要2人以上同行。答题卡保管现场全程24小时监控录像;外围24小时值班执勤。

­  答题卡箱、答题卡袋送到扫描机位才能拆封,答题卡扫描现场全程监控录像。答题卡扫描每个机位2人,答题卡袋分发至每个扫描机位后,先对答题卡袋密封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拆袋扫描。

­  从2018年高考考试、答题卡扫描的实际情况看,保密规定严格,交接流程规范,技术监控到位,整个过程安全平稳。扫描完成时,所有答题卡与编排考场信息一一对应,不存在任何问题。

­  2. 考生试卷上的基本信息条形码是唯一的吗?

­  考生基本信息条形码是网上评卷扫描识别答题卡的主要依据。每张条形码上包含5种考生个人信息。左上方为考生姓名,右上方为准考证号,左下方是考场号,右下方是座位号,中间区域为考生号条形码。

­  考生基本信息条形码按照考场编排制作,每个考生每个考试科目一张,随考场试卷、答题卡一同保管、领取、分发。开考前15分钟,一名监考员启封答题卡,另一名监考员按照考生座位号顺序,将条形码、答题卡发给考生。之后,一名监考员宣读指导语:“请核对一下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是否有误,如果有误,立即举手报告;如果无误,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稍停后再宣读:“用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栏目填写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稍停后再宣读:“用铅笔把答题卡背面座位号相应的小方框涂黑”;稍停后再宣读:“填涂完后,请仔细检查一下。”

­  考生的条形码与每场30名考生一一对应,为一次性、唯一性使用。条形码一旦粘贴到答题卡上,无法在无痕的情况下撕下。考场和扫描现场也没有备用或多余的考生条形码。也就是说,每个考生每个科目考试的条形码是唯一的。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