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一中老教师退休前最后一课 400多名昔日学生来上课
“这篇文章我读了很多遍,每一次读都会很感动,我特意选了这篇文章,也是希望你们以后都要学会善良和坚强。更重要的是,就像我之前反复和你们提起的那句话‘要让别人因为你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镇西说。
上完语文课,李镇西又马不停蹄地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班会课。与其说,这是一堂班会课,不如说,这是一堂精心准备的“历史课”。
“昨天我还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属于我们的回忆,今天我也把它们带来了。”话语刚落,李镇西便从包里将一本本早已泛黄的备课本、教材拿出,学生们写的请假条、贺卡等信物都被他带到了课堂上。
李镇西翻开当年从教用过的第一本语文教材,里面夹着一张纸,打开一看,是班上学生李松在1982年4月写的检讨。
看着自己稚嫩的字迹,李松还有点羞涩,他说道:“我是李老师带过最让他头疼的学生,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没成为西哥的骄傲,西哥却成了我的骄傲。”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李镇西感动不已。
唱起36年前的班歌
告别三尺讲台感慨道“我尽力了”
“我们携手又并肩,唱着歌儿向未来……”熟悉的班歌《唱着歌儿向未来》响起,教室里的学生们都不淡定了。“这首歌是我们集体编写的,没想到36年前的班歌,现在听也一点也不过时。”
36年前,未来班的学生们用稚嫩的声音唱下了这首《唱着歌儿向未来》。36年后,稚嫩退去,再次合唱起这首歌时,声音中也多了几分坚定和成熟。
歌曲播放的同时,大屏幕上一幅幅照片还原了李镇西和“未来班”学生间的点点滴滴,“我非常感动,没想到现在李老师还保留着这些。”李镇西精心准备的惊喜,让不少学生几度哽咽。
原定90分钟的上课时间,由于李镇西想讲的内容太多,有太多的不舍,整整拖了半个小时的堂。
李镇西在最后讲道:我教书的时候几乎不拖堂,今天已经严重拖堂了,但我还不想结束。
我在这个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6年,在这里,我洒下了自己的汗水,培养了一批批学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你们叫“李老师”。
我的兴趣能和职业完全融合在一起,这是我的幸运,我想告诉你们,我已经做了我能为你们做的事,虽然有许多不足和遗憾,但我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