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文》编纂出版时间表 历经21年收录近18万篇

中国青年报   2018-06-15 09:11

­  经营所迫走出蜀地——《全宋文》出版曲折路

­  1988年夏天,《全宋文》第一册正式出版,7月在成都和北京都召开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的座谈会上,周林说:“《全宋文》首册今天同大家见面了,无论从整理古籍,从继承中华民族传统,还是从研究宋代文史工作来说,这部书的出版都是很有意义的,是可贺的。”

­  傅璇琮在会上感叹:“《全宋文》1985年秋天开始,1987年11月就把第一册书稿交巴蜀书社了。现在已经出书,出版时间8个月。目前,我们的古籍出版周期这么长,而且有越来越长的趋势,巴蜀书社这么快就出版了,而且是繁体字,这就给古籍出版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

­  在古籍出版界,《全宋文》出版过程,是出了名的坎坷波折。这项文化工程,发轫于四川,出版原也根植于四川,但结果难免令古籍所一些内部人士感到遗憾——宣告《全宋文》全册出版完毕的地点,还是远离了蜀地。

­  1994年10月《全宋文》出完第50册后,由于经费原因就停止出版了。

­  “巴蜀书社开头还是作了很大贡献。”曾枣庄说,在资料普查阶段,巴蜀书社同意预支三四万元稿费,作为劳务报酬;在出版阶段,《全宋文》被巴蜀书社以“编出一本卖一本”的方式出版。“按常规讲,每年出10册,巴蜀书社已经做了很大努力;每年为此亏损10余万元,巴蜀书社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  “在1990年以前是出版社催我们。由于《全宋文》没有积稿,都是巴蜀书社催我们。但从1990年起,情势急转直下,都是我们催出版社了。”

­  曾枣庄表示,当时川大古籍所希望巴蜀书社每年能出30册,争取1998年出齐,不要变成“跨世纪的工程”,但事实是每出一册《全宋文》赔1万元,每年出30册就要赔30万元,任何一家出版社都难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  1996年3月,巴蜀书社以360万元把《全宋文》的版权转让给诚成集团,原本承诺360万元与川大古籍所对半分,无奈诚成集团中途后悔。曾枣庄很生气,交涉之后三方签新合同,《全宋文》以260万元转到诚成集团出版发行,古籍所分得160万元,巴蜀书社分得100万元。此后两年诚成集团加紧排校《全宋文》,但到1998年排版完150册后(校未完成)却停止了。

­  为防《全宋文》原稿丢失,经多次交涉,2001年川大古籍所分3次从北京、长沙要回了原稿。2002年7月31日,他们同巴蜀书社签了一份《共同声明》:“由于情况变化,本月15日由巴蜀书社汪启明、段志宏、何志华与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曾枣庄、刘琳、舒大刚共同签字的《〈全宋文〉出版合同》宣布作废,双方今后都不得据此向对方提出任何要求。”正式解除了巴蜀书社出版《全宋文》的协议。

­  其后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都表示愿出《全宋文》,最后在2003年,川大古籍所同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签了合同。曾枣庄说,时任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的李伟国本人就是研究宋史的学者,懂得《全宋文》的价值,“他来见我,就说他集资都要出版这个书”。

­  上海辞书出版社态度极其积极,李伟国亲自来成都拍板,曾枣庄他们随即去上海。“当天下午就正式签了合同,第二天早晨就通知我们第一期款120万元已经寄出,我们回成都就可以取到了。”

­  《全宋文》涉及宋人作家9000多位,其中宋代作家小传中籍贯的古今地名对应是编辑审稿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由于许多地名今日已发生变化,还得先确定籍贯的二级地名,以示古今地名的差异。如萧山今已归属杭州,吴县已并入苏州,波阳又改成鄱阳,等等。为此,编辑们依照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及其他权威工具书,将书中数千今地名进行了一次重新梳理,会同作者按照现今资料加以更正。

­  曾枣庄回忆,上海辞书出版社有18人的专业校对班子,他们以校对辞书的认真态度通校《全宋文》,并投入重金请外审。

­  据媒体报道,当时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又一批专家学者加入审校的行列,出版社专门邀请在宋代文史方面卓有成就的研究专家如朱瑞熙、陈尚君、严佐之等,加上社内外的十数位资深编审,在编辑处理前,对全稿再进行一次认真的审读。然后再汇总他们的审读意见,派专人专程远赴四川,与主编和部分专家召开座谈会,交换看法。

­  曾枣庄曾在文章中感慨:“上海人办事效率高,现在360册《全宋文》终于呈现在读者面前了。”而最终的出版实际上是沪皖两地出版界的“合力”——安徽教育出版社承担了全书装帧设计,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了《全宋文》的印制任务。

­  “群贤埋首成都府,穷搜精理廿载苦。有宋一代文章在,书墙巍巍人争睹。”2006年《全宋文》出版工程完成,李伟国在一次会议上说了这样几句话。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全宋文》从编纂到出版告捷,历时21年,跨地域,跨世纪。无论如何,这是一份属于当代修书人的古典情怀,会在历史时间轴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散发动人的光彩。

­  -------------------------------------------------------

­  《全宋文》编纂、出版大致时间表

­  1985年: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决定勇挑《全宋文》编纂重担,向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及其秘书处申报此项目,秘书处表示原则上支持,但要得到隔年项目评审组讨论通过。

­  1986年:5月3日至6日在杭州柳阴宾馆召开了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评审组会议,一致同意将《全宋文》列为重点规划资助项目。开始普查辑佚工作。

­  1987年:在成都召开《全宋文》体例审定会,敲定《全宋文》的体例和行款格式问题。

­  1988年:巴蜀书社出版了《全宋文》第一册。

­  1993年:《全宋文》校点任务基本完成。

­  1994年:《全宋文》出版完50册后,由于经费原因停止出版。

­  1996年至1998年:巴蜀书社以260万元把《全宋文》版权转让给诚成集团,但之后诚成集团停止《全宋文》排校工作。

­  2001年至2002年:川大古籍所要回《全宋文》原稿,解除与巴蜀书社的出版协议。

­  2003年至2006年:同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签合同,社里邀请研究宋代文史方面的专家和社内外的十数位资深编审,对全稿进行认真的审读。安徽教育出版社承担了全书的装帧设计任务,安徽出版集团承接了《全宋文》的印制任务。

­  2006年:360册《全宋文》全部出版完毕。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沈杰群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