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日 教育系统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综述
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小眼镜”比比皆是。中小学生视力下降已经影响到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采取怎样的方法和措施,才能破解难题,擦亮青少年的“心灵之窗”?为此,教育部门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
多年来,教育部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入手,通过规范办学行为、建章立制、普及眼保健操、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举措着力遏制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建立起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
创新机制,多部门联动防控近视
调查显示,学生近视虽然有遗传因素,但绝大部分是后天因素使然,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不良的用眼行为和环境,不良光线、阅读姿势不正确、过早近距离高强度用眼都是诱发近视的原因。
“近视一旦产生就很难逆转,也不能等到出现问题再去治,防控工作必须从源头开始。”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局一位相关负责人说。
然而,长期以来,学生近视防控普遍存在“缺乏统一领导体系、缺乏全面系统资料数据、缺乏资金投入、缺乏有效监管”及“卫生、教育条块脱节,临床与预防学科脱节”等难题。为此,从2005年起,武汉以政府名义连续下发文件,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健全了组织管理与保障机制。在政府主导下,多部门参与成立了市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卫生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市视防中心作为实施主体,团市委市青少年宫提供工作场地,纳入每年专项经费预算,把防控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一系列努力,武汉学生视力健康素养得到较大提升,重点监测学校标准化视力低下率实现了“三连降”。
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近视防控工作重点抓行政、专家、专业三支保障队伍。“行政工作队伍方面,由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设专人专岗,同时聘请专家顾问,为视力健康干预工程提供科研保障和技术指导。同时,我们依托河北省眼科学会百余名眼科医师,开展师资培训、科普和筛查数据分析等工作。”石家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石家庄建立了7个视力基地,面向主城区30余万名中小学生每年进行4次视力筛查,防控效果显著提升。
扎实开展评价是推动相关工作,确保见实效的重要手段。长春市宽城区根据每年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测获得的数据,加强对学校视力不良降低率的评比,并将检查评比结果作为学校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年终考核,督促学校规范有效开展预防近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