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波“二孩入园高峰”:杭州大部分幼儿园新生为二孩
幼儿园小班里的二孩比例
有的已经达到了50%
“二孩”时代真的来了吗?城区幼儿园真的迎来二孩入园高峰了吗?
这几天,钱江晚报记者调查了杭城10所公办幼儿园,结果发现这些幼儿园小班里的二孩比例已经达到了30%左右,多的甚至达到了50%。
杭州申花路幼儿园两个园区目前一共有7个小班,调查显示有3个班的二孩比例超过了30%,两个班的二孩比例在25%左右,还有两个班的二孩比例是20%左右。
杭州象山幼儿园小班一共有135个孩子,其中二孩的比例为35%;杭州娃哈哈幼儿园两个小班,一个班的二孩比例为33%,另一个班的二孩比例达到了50%;杭州东城二幼的小班二孩比例,最少的一个班占三分之一,最多的接近一半。
记者调查中发现,二孩比例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杭州象山幼儿园的蒋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幼儿园二孩的比例,大班是14%,中班是20%,小班达到35%。
另外,二孩较集中区域主要是老城区,因此入园难也存在区域性矛盾。当前,教育部门通过置换、挖潜、调剂等方式,让这一问题趋向缓解。但二孩政策让这些老城区面临巨大的入园压力,部分城区已提前迎来了二孩入园高峰。
杭州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弥补优质公办幼儿园不足,除了通过对合适厂房、办公用房进行改建,为幼儿园扩容等方式外,扶持民办幼儿园,提升其办学水平和等级,将是接下来政府重点要做的事。
拱墅区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在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他们这几年力推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招生人数已经占到全区的30%。“比如,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民办幼儿园非编教师岗位津贴,进行生均补助,补贴安保经费等,并鼓励民办幼儿园提升软硬件设施。”
应对入园高峰
杭州将新建一大批幼儿园
面对二孩政策带来的入园高峰,杭州市教育局基财处的陈处长对此并不担心,“杭州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新建180所以上的幼儿园,主要就是为了应对二孩增加带来的入园高峰。”他说。
据记者了解,相关信息显示,杭州市的新生入园最高峰发生在2012年到2013年。之后的几年,幼儿入园数据基本保持平衡。杭州市教育局相关人士表示,如果不是二孩政策,杭州市原有的幼儿园已经基本够用,不需要再建那么多幼儿园。
2010年,杭州市政府为了缓解入园难,推出“1+4”新政,从无到有建立起健全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2012年2月1日,《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从法律层面对杭州学前教育的教育设施、资金等作了明确规定。
统计数据显示,从那以后,杭州的学前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入园难也有了明显缓解。
杭州市教育局基财处一位负责人说,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杭州市一共新建了218所幼儿园,并在入园最困难的老城区通过置换等方式挖掘出51处场地改建成幼儿园。到2014年底,全市共有注册幼儿园877所,在园幼儿29.5万人,公办在园幼儿人数占总在园幼儿人数比例为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