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小磁带”背后的“大浪费” 教材“减塑”需更多行动

《瞭望》新闻周刊   2018-05-30 09:42

­  教材“减塑”需更多行动

­  “照顾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的初衷是好的,但‘一刀切’地配发磁带的方式值得考虑。建议让教材与磁带、光盘‘解绑’,出版商可给予‘物理介质’或者网络下载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选。”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说。

­  在湖南,有受访学生家长说,在国家“限塑令”实施已十年的背景下,希望相关部门能提供互联网免费下载的音频文件,让学生使用数码播放设备学习。这不仅能减轻教育负担,更能减轻环保压力。

­  “提供低价或免费电子下载资源,与配发有形的磁带、光盘所产生的收入和利润相比差距较大;录音磁带虽单价低、单位利润薄,但数量巨大,对相关产业来说,仍是一笔难以割舍的利益。推进电子下载影音文件,难处之一在于相关教材供应商等能否愿意让渡部分利益。”一位出版界人士坦言。

­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尽管存在阻力,但一些地方已开始行动。例如,上海初中、高中教材与配套磁带“解绑”。

­  据介绍,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上海市中小学学生教材配套音频资料全面实现网络下载,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涉及100种教材,共计337个音频文件,配套磁带不再随教材一起配送到学生手中。

­  考虑到当前尚有部分地区的学生可能需要磁带,上海市教委要求有关出版社生产部分磁带,由新华书店服务网点集中储备,学生或家长可自行购买。

­  “语言教材都可采取这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教学方式,实现教材‘解绑’磁带、光盘,开发更符合环保理念的虚拟电子配套资源、云端下载等适合孩子学习的方式,探索适合各地实情的‘减塑’措施。”李斌说。

­  广州一位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研究的人士说,当前全国城乡居民手中留存的卡式磁带,除极少数稀有原版磁带等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外,以教学磁带为主的废旧卡式磁带总量有近100万吨,亟待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清洁处置并循环利用。

­  “建议有组织开展‘回收行动’,将现存于各个家庭的废弃语言教学磁带、光盘统一收集并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危害,弘扬环保意识。”李斌建议。(记者谢樱 苏晓洲 刊于《瞭望》2018年第22期)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