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花市小学:“加持”九年一贯 家门口有了优质教育
共育:科技艺术教学,实现育人一体化
科技课程一体化,科学素养早形成:小学部六年级科学课中的部分课程,已经可以在中学的实验室中进行,学生面对中学更加精密的仪器和更加先进的教学设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一部分科技方面突出的孩子,还到广中主办的科技学院进行拓展学习。
艺术课程一体化,大大提高了学生艺术修养。中学音乐老师走进小学部,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提升了合唱团整体水平,在今年第十九届东城区艺术节合唱比赛中获一等奖,并代表全区参加了北京市的合唱展演,获得了金奖。这支合唱队还参与了广渠门中学建校60周年在中山音乐厅的表演,还与中学合唱团一起参加2017年中美青少年音乐交流节活动。在中学金帆合唱队、管乐团的影响之下,小学部的学生可以从小学开始进入到权威又专业的艺术乐团参与学习,也经常与中学生近距离交流训练和同台表演。
共享:触手可及的教育幸福
东城区具有战略思路的“盟贯带”的提出,应该说是切切实实地把教育的红利送到了普通百姓的身边。尤其是其中的“贯”即一贯,有效改善了校与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完全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与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矛盾逐渐弱化,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破解。
九年一贯制能够避免由于学段划分所带来的升学压力,有利于义务教育的系统性、渐进性、科学性。在一贯制实施以前,因为升学,小学六年级的体育、美术等课程不仅量会减少,质也会下降。而一贯制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实际获得感。
家长们过去为了择校,奔波于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和课外班之间,也会想出各种办法给孩子施加压力。“九年一贯”则减轻了升学竞争所引发的学习负担、课业负担等问题,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比例大幅提升。而学生因为没有了“小升初”压力,在心理、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能保持连贯性。加上“一贯制”是学区内优质教育的有效配置,减轻了家长为择校产生的生活压力,也为孩子的学习铺展了既定目标。
我们建立起与九年一贯制运行相配套的体制机制,统筹学校内不同学段、不同校址的人力物力资源均衡配置。针对我校生源急剧扩张、教学环境配比不足的难题,集团内因校情而异,为我们在别的校区解决了高年级教室紧张的问题;师资队伍的按需流动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打通使用,更使附小的孩子们享受到了“干部教师轮岗、跨校兼课”等改革措施带来的福利。
“九年一贯”之后,随着对广渠门中学的深入了解,我们渐渐感受到这块“金字招牌”背后的强大生产力。
(作者系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执行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