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式营销催生“教育功利症”:文化装门面 教学靠“含糊”

中国新闻网   2018-04-11 11:35

­  别让功利教育观害了孩子

­  教育专家认为,社会上各种忽悠性质的培训热,迎合了家长的功利需求,而培训机构的焦虑营销,又进一步刺激家长的功利教育观,违背了教育从兴趣出发、尊重人的成长规律等基本原则。

­  针对目前培训市场上存在的无证办学、夸大宣传等混乱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将所有培训机构都纳入教育部门监管,由专家委员会审核培训机构教学内容,实施风险保证金制度,避免机构收取学费后卷款而逃,减少有照无证、无照无证的教育机构游离在监管之外。

­  当前的校外培训机构主要分为三类:

­  一是证照齐全,既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也有教育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  二是有照无证,只有营业执照,没有获得办学许可;

­  三是无照无证。据不完全统计,仅上海无证无照的培训机构就占到25%,全国范围内这个比例可能更大。

­  此外,专家呼吁,消除功利教育观,必须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纯粹的教育与纯洁的课堂学习失色、失效、失位,显然是违背教学基本规律、教育发展规律的。”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原主任曾锦华说,家长切勿因为一时焦虑,就盲目听信、追逐各种培训机构的忽悠。

­  熊丙奇认为,应完善社会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不挤在一个跑道比拼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进行个性化规划。

­  “高分学生能够根据兴趣选择职业院校,并得到社会认可,成功学鸡汤自然也就没有多大市场了。”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济南2025年中考时间公布,比往年推迟一天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试)
  • 2025年河北中考总分多少?2025年河北中考各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