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减负状况:体美课开不齐上不好 老师也是家长
“想要开齐音体美课、配齐老师并不容易,而且老师的专业素质也不高”
“老师既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课时,也不能借减负之名减少教学内容,怎么上好课?减负其实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孙文娇说,农村学校要减负,核心是要强化内功,提高教学质量,减负不减质。而其关键在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孙文娇告诉记者,推行减负之初,有老师提出“课上不完”的情况,有的家长也表示担忧和反对,“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课要是上不完,肯定得从老师自身找原因。”孙文娇说,农村学校老师的综合能力确实还有待提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这也需要学校管理者主动作为。
如何高效利用40分钟的课堂?去年以来,吉花小学经常组织老师围绕如何改变教学策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话题进行课题研讨。比如,以前语文老师会利用上自习的时间让学生集中背书,现在改变了方法,不再统一时间背书,而是提前布置好哪些课文需要背诵。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时找老师背诵,可以是课间休息的时候,也可以是吃饭的时候。
在澄江农村,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吉花小学于是利用中午时间安排各班老师组织上自习,同时辅导学生做作业,既有助于确保学生在校安全,也保证了时间的充分利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孙文娇说,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孩子们在课堂和作业上就会都高效起来。
不过,在西部农村偏远地区、特别是规模较小的村小,不少老师同时任教多个科目。孙文娇表示,“想要开齐音体美课、配齐专业老师并不容易,而且老师的专业素质也不高。”有基层教育工作者指出,部分学校为了排课方便,简化程序,甚至存在由两位老师主要负责一个班全部教学的“包班制”情况。一位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说:“数学课是体育老师教的虽然夸张了点,但体育课是数学老师教的可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