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英国校区启动:将开设具有中国元素的课程
4.打破从西向东输出的国际教育格局
教育界人士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与中国经济界对全球资源的整合相比,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明显滞后,甚至成为中国引领全球化进入下一阶段的严重制约。而与时常见诸报端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相比,中国大学在国际化方面做出的努力,其影响将更加深远。据报道,目前已有95%的中国高校在其发展战略规划中对本校的国际化发展提出明确要求,93%的中国高校制定了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89.7%的学校根据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
近年来,中国高校实施“引进来”战略,成果显著。以与英国的合作为例,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了宁波诺丁汉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在苏州合作创立了西交利物浦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也与大连理工大学在中国辽宁省联合办学。与此同时,中国高校也在积极“走出去”,如建立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老挝苏州大学等,无不展现了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决心。
谈到北大在英国办学的重大意义,刘芍佳认为有三。第一,近年来中国在企业走出来方面做得很好,但是教育走出来相对滞后,这与中国的发展形成一定的脱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所以,教育走出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也非常重要。而且,北大此举更新了国际合作的概念,以前的国际合作往往意味着千山万水之隔的距离成本,北大来到英国办学,使得国际合作成为“零距离”的合作,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充实了新的内容。
第二,在英国开办属于中国的第一个校区,对于改变传统上“从西到东输出”的国际教育格局具有深远的意义,北大此举将打破这一格局,呈现出“从东到西”的趋势。这种新的趋势必然引发各种不同的反应,有正面的评价,也不排除有酸溜溜的表态。
第三,中国在英国拥有这样一个自主投资、自主经营的高校校区,可以以此为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为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变化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