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体院:学训研融合育英才 新时代打造新南体

中国教育报   2018-03-21 10:39

­  2.构建体育类专业综合能力评价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改革实践

­  为培育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和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学校开展了“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类本科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这一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

­  该项工作依据“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学校学科及专业发展定位、学生及家长、校友期望,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原则,面向全校体育类专业集群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充分考虑专业集群的共性和各专业的特色,锤炼体育类专业学生的三大综合能力,设计相应标准和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结果,按照反向设计的原则,构建体育特色鲜明的“3+X+Y”课程体系(“3”指3个专业教育课程模块,“X”指校选课程模块,“Y”指专业能力拓展模块),为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和明晰职业发展方向搭建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打造体育类专业“五枝交叉互通立交桥式”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  体育类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标准与测量方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成果导向”,对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后最终取得学习效果的一个检验,是对学生通过三年专业学习所取得最大能力的测量;二是“过程评价”,对学生学习内化知识形成专业能力的过程性评价,是对课程和教学的结果性评价;三是“持续改进”,指标和测量内容根据数据进行即时调整,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持续改进。

­  自2013年以来,经过实践发现,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此基础上,回归到课堂,针对体育类学生的就业面向,开发出三大核心课程模块,丰富了专业综合能力的内涵,还在新一轮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过程中,强化了实践环节,技术课加入15%与运动技能体验有关的理论课,理论课要加入30%的体育实践课,从而丰富了体育专业综合能力的内涵,整个过程分为“顶层设计—实验检验—标准调整—写入培养方案—回归课程(方向性选修课程模块)—反思课堂(教学大纲调整)”几个关键环节。

­  本次探索的创新点在于科学性地界定了体育类学生所必备的三大核心综合能力;创造性地在体育类专业开展专业综合能力评价标准与测量方法的研究;实践性地验证了学习成效评估对高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质量体系的保障;从实施导向来看,是希望大学回归大学教学之道、实践生本核心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所带来困境的客观需求。

­  3.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成效丰硕

­  学校的研究成果与人才培养成效,受到全国和省内设有体育专业院校同行的一致好评。2017年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在反馈意见中指出:“以‘有效教学’为核心,依托‘体育类专业综合能力评价方法’研究和实践,突出学生实践环节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修订培养方案,探索和完善了体育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果获2017年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构建的‘三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系统梳理和丰富了基于能力的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技能比赛、职业技能考核等形式提升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促进专业教育与社会职业接轨,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受到社会认可。”全国兄弟体育院校及省市体育部门高度关注,并多次派人员来学校学习取经。中央及省市多家媒体对学校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成效进行了大量报道。

­  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学校的办学模式被誉为“南体模式”,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校先后培养了15位奥运冠军、99位世界冠军、近千位亚洲冠军和全国冠军,被誉为“冠军的摇篮”,为我国竞技体育在世界崛起、江苏竞技体育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作出了突出贡献。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此高度赞赏,2014年青奥会期间专程来校访问并欣然受聘为“名誉教授”。学校被江苏省政府部门多次记“集体一等功”和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当前,学校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瞄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体育大学”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二次创业”,不断完善“三位一体”办学模式,全面实施创新发展、开放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四大战略”,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作风建设、党的建设“五个工程”,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全面迈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天津大学恋爱课上可以学到什么?有人评价从
  •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结
  • 河南睢县一班主任让全班学生“发毒誓”?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