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中生赶场补课:有学生一天8000元补课
杭州有高中生
寒假每天花8000元狂补四门课
杭州女生欢欢,去年保送进了一所排名靠前的重点高中。欢欢学习自觉,成绩一直保持中上,比较稳定。对于选考科目,也有了初步打算:历史、政治和生物。“我属于比较典型的文科生,很喜欢旅游,但是对地理这门课实在不感兴趣,所以选了门‘理科中的文科’生物。”
上学期结束,十门课的千分考(注:每门课100分,共1000分),学校考过两轮。欢欢生物考得一般,落到400名后。爸爸着急了,立即开始考察市面上的各大培训班,向朋友打听哪个老师教得好,准备给女儿报名。
欢欢却不乐意,一是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行,二是心疼补课费。
她在同学群里打听了一番,回来甩给爸爸几串数字:“有个初中同学,跟着一位老师,一天补四门,语文、外语、物理、化学,要花8000元,绝对天价;你要说这个是个例,我再告诉你,班里很多人在补课,一个寒假补了十四天是普遍水平,平均价格是2万元。要是我也补课,等于你们的年终奖都丢水里了。”
之后,为了要不要补课,父女俩还激烈地讨论过几次。后来,爸爸尊重女儿,不再强求,他说:“孩子心疼我们,我们更心疼孩子,因为高中不补课会非常非常累。”
在和欢欢爸爸聊天时,他说得最频繁的词是“紧张”:时间太紧张,考试太紧张,对人生的规划太紧张……
“以前,也不比新高考前了,就比比第一届新高考。大部分学生都是高一学完,定下选考科目。现在,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再过几天开学,就要定选考科目了。未来要干什么,家长和孩子都不知道,怎么办。既想要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又要考虑到策略和方法,喜欢哪一门不一定学得最好。”爸爸说,女儿初步定下这几门科目,很难经得起推敲,如果还像上次考了400名怎么办。说着说着,爸爸又焦虑起来:“再给她一次机会,如果成绩还不上去,不能随她了,必须把课补起来。”
找到最有竞争力的优势学科
一位重高老师说:“整个假期里,学生来问题目的很多,从这些问题中,能看到不少寒假作业范围外的内容。
“我们都心知肚明,全班绝大部分人寒假都在外面上培训班,不补根本来不及。学得凶的,整个寒假基本没有空隙,有的一直补到腊月廿九,才回老家,过了年,初四又出来。整个假期只休息了四天。”
还有老师说,“寒假里学生疯狂在补的课,主要是两方面:一是6月要学考的内容;二是自己的优势学科,准备选考的科目。新高考2.0版本下,学考、选考分开,学考只能考一次。要想拿到好的等级,总要奋力拼一下。”
另一位重高的班主任说:“现在的孩子,要有多任务同时处理的功能,不能结束一项再赶下一项,因为时间根本来不及。”所以,必须同时开启多项任务,学得差的学考科目要补。
这位班主任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就要树立起一门强项,作为选考科目。很多孩子越学越差,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分析每门学科,找到最有竞争力的一门,投入精力,以这一门带动每一门,发展和进步才会快起来。”
采访中,很多老师提到,这几天同学们的寒假作业都已经做得差不多,应该迅速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早8点起床,晚10点睡觉,尽快进入上学的作息。谁先进入新学期的状态,谁就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