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培养印钞机结果成碎钞机:“穷家富养”害了孩子
半月谈 2018-02-27 16:25
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已在炫耀诗和远方……在你我身边,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他们的问题,直接戳中当下“穷家富养”养育理念和养育方式的痛点。
最悲哀的教育,就是把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富家子弟。二三十岁的人了,什么都不会做。
心理咨询师吴迪十分感慨,称咨询时经常会被一些孩子吓到。
“一个女生问我:觉得自己挣钱好少,想找兼职,能做什么呢?”
“我说:门口周边100米内的服装小店、小餐馆、奶茶铺贴了很多招工启事,全职兼职的都要;社区里很多孩子放学没人看,需要家教……”
“女生:做体力活儿?”
吴迪说,不少年轻人都是这样的心态,他们家境并不优越,却已懒惰而虚荣。“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之差,常常让我跌破眼镜。都二三十岁的人了,还什么都不会。不会钉纽扣,内衣裤都是妈妈洗,不会做最简单的蛋炒饭,从来没去过菜场,去医院看病早上挂号要父母代劳。”
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论点:“精英父母的育儿经是舍得让孩子吃苦头”“家境越不好,越容易把正常的教育当成吃苦,并以让孩子吃苦为耻”“富人穿100块钱的衣服是节俭,穷人穿同款就是穷酸”……
二元对立的论证,从论点到论据都经不起推敲。但有一种现象是不容忽视的:越来越多家境并不优越的家庭正在向子女提供超负荷的物质供养,并且有意无意地剥夺孩子正常的吃苦历练。
这样做的恶果正在显现,现实中并不缺少触目惊心的案例:“小学生打赏游戏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积蓄”“14岁儿子花父母积蓄打赏主播,租住地下室、每天三班倒的父母发现辛苦攒下的3万积蓄只剩1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