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语文”有抬头迹象 重文轻语成制约口语发展主因
中国新闻网 2018-02-27 10:03
明德小学口才社学生正在进行表演。校方提供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徐楠也表示,像自主招生、圆梦计划等升学名额都需要面试争取,自身长项、意愿等都需要通过“说”表达出来。本应是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却成为了不少人“晋升”的拦路虎。
重文轻语、机会缺失 成制约口语发展主因
“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是缺乏情境与情感的,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口语表达能力的下降。”谈及“哑巴语文”出现的缘由,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天雪说,这与学校的语文教育偏差有着密切关联。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此前接受采访时也指出,在几次课程改革中,“听说读写”都纳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但相比“读”“写”,口语教学在课堂中仍比较欠缺,重“文”轻“语”的现象比较普遍。
确实,在当今只重视书面的语文评价体系中,无论是中考亦或是高考,对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仍然是一个空白。在此情境下,中小学语文教材也自然缺乏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仅将口语作为教学内容的点缀和补充,并未真正进行指导。
“语文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不能仅着眼于考试。”在吴丽君看来,口语表达关乎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全人”的培育,不应功利地将其与应试教育牵扯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她眼中,机会缺失,也是中小学生“哑巴语文”症结所在。据相关调查显示,当问及孩子口语表达存在不足的原因时,“生活中缺少口语表达的锻炼机会”这一原因占比58.58%,这意味着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最重要的一环——“练习”缺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