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育改革的十个关键词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关键词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2017年“双一流”建设名单发布后,“双一流”高校如何建,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陈宝生表示,“双一流”建设要注重绩效管理,研究制定“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价办法,推动建设高校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到全面落实。同时,要探索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发挥其排头兵作用。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今年还有哪些新举措?陈宝生列举道,实施高等教育“六卓越——拔尖计划”2.0版,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发布实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形成周期性评估和常态监测相结合的多方质量保障机制;推进科教融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关键词
教材建设
课程教材是国家事权。陈宝生指出,要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颁布实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五年规划,统筹设计未来五年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出台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院校教材以及引进教材管理办法,印发中职德育、语文、历史三科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形成全面覆盖大中小学教材基本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教材编写审查制度,推进国家统编教材统一使用。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目前,“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但仍面临普惠性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热点时有发生等问题。
对此,陈宝生表示,要坚持公益普惠,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大力支持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地区、城乡接合部和二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建立健全“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投入上,将建立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机制,出台公办园生均拨款、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健全资助标准。师资上,将完善编制管理办法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引导和监督依法配足配齐保教人员。要提高保教质量,完善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办园行为常态监测机制,确保依法依规办园。
关键词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陈宝生指出,要确保今年底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采购任务“过九成”,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大力推进两类学校建设底部攻坚,力争2019年秋季开学前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让乡村小规模学校小而优、小而美。
陈宝生强调,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是《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明确规定,对于少数地方自行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冲动,要严肃排查、坚决制止。
“大力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这件事迟早要做,迟做不如早做,小修不如大修。”陈宝生透露,今年将出台促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意见,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联合监管机制,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