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贷魔爪伸向女大学生 校园贷是消费福音还是陷阱

央视网   2018-01-22 11:04

­  正当学生们与这家公司不断协商解决时,公司突然间人去楼空 。而对“指路人”公司进行调查的民警也传来了消息。

­  陈其超 :这是一家没有经过政府和教育部门认可的培训公司,他们自己伪造了两份红头文件给学生看, 学生就被他们欺骗住了。

­  民警了解到,“指路人”公司的法人向某,41岁,是湖北人。自从公司倒闭后,向某带着公司财务王某贤已经离开广州。

­  陈其超 :这个公司的讲师主要有三名,第一名就是他们的实际经营者向某,他的学历在中国大陆的学历就是中专毕业,还有一名唐某,他的学历是初中毕业,另外一名就是说他们公司的一个财务总监,她的学历是大专毕业。

­  不当消费观引发悲剧 校园贷款黑幕多

­  在调查过程中民警逐步了解到,目前打着校园贷幌子的高利贷和诈骗行为已深入高校校园。

­  校园贷平台大致可分为几大类:

­  一、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

­  二、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

­  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  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 林江 :互相攀比这种心理,可能在这一代的大学生里面比较明显,多多少少受了一种叫“享乐主义”的影响,就是什么呢,今朝有酒今朝醉,我今天可以用iPhone7,为什么我要用iPhone4呢?

­  然而,看似“方便、快捷”的贷款服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高利贷或诈骗 ,学生一旦参与其中必定损失惨重,甚至名誉扫地。其中美美遇到的打“裸条”借款行为就很典型。

­  律师 李桐样 :这个裸条毫无疑问是非法的,首先根据我们国家担保法的规定,担保的方式只能是你要不用合法的物来进行担保或者人的信用来进行担保,那么用人的身体来进行担保,这个显然是违背了一个公序良俗原则。

­  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 副局长梁瑞国 :各位大学生还是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通讯方式、个人资料,特别是女大学生要洁身自好,对于自己的照片,特别是裸照,关乎自己一辈子的名声,不要轻易拿来做抵押,这个代价太大了,不值得。

­  在调查过程中民警逐步了解到,目前打着校园贷幌子的高利贷和诈骗行为已深入高校校园。

­  2017年4月11日,厦门华夏学院大二女生如梦,因卷入校园贷不堪催债压力选择自杀。据报道,如梦卷入的校园贷平台至少有5个,仅一个平台就借款57万,如梦的父母在此前曾多次收到女儿的裸照。

­  2016年11月,广东某高校学生小林骗取全校40多名学生的身份信息,向网络贷款平台贷款40多万元用于个人挥霍。

­  2016年12月,广东某高校学生小路,通过某网贷平台借款2000元,周息30%,因无钱还款,以贷养贷,最终本息合计高达11万多元。

­  2017年4月1日,广东某高校学生小张,在登录某网贷平台时被诈骗3000元。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