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受访者希望打击虚假宣传培训机构 过半被忽悠过

中国青年报   2018-01-04 10:28

­  58.7%受访者称身边有人被培训机构忽悠过

­  调查中,58.7%的受访者称身边有人被培训机构忽悠过。

­  江明的一个同学就差点被培训机构“坑”。“她为了出国读书选择了一家排名靠前的培训机构,但是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培训机构一直没有联系她,直到她去质问,工作人员才找出录取通知书”。

­  家住北京的张红(化名)去年给孩子报了一个“语数外冲刺班”。“培训机构说任教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可后来孩子说机构老师讲的内容和学校老师讲得差不多,有的还不如学校老师讲得好”。

­  已经在某外企工作半年的刘洋(化名),毕业时为了提高面试的口语水平,选择了某机构的口语课,后来却发现这个培训并不像前期承诺的那样“可以一对一练习口语,而是学生两三个组队练习,老师偶尔辅导”。

­  调查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培训机构实际都能达到宣传的效果,35.9%的受访者认为大部分能达到,43.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12.4%的受访者认为只有小部分能达到,1.9%的受访者认为都达不到。

­  张红说,培训机构为了“诱惑”自己给孩子报班,在报名费上玩起了花样。“他们说如果孩子的高考成绩能在冲刺班的学生中排到前十,就返500块钱作为奖励”。高考出分后,这家机构就问了张红孩子的分数,“几天后他们在门口的广告栏中贴出了孩子的成绩,上面显示我家孩子成绩第一,我找工作人员领500块奖金,他们却说,必须得在全北京市该机构冲刺班的学生中排前十才行,而不是这一个分部学生的前十”。

­  刘洋感觉,当下很多人都很焦虑,而培训机构的营销和宣传很好地利用了这种焦虑心态。“我报这个口语班之前,参加了他们的测试,总共7个等级,我是3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客服说,我这水平只能满足简单的口语对话。后来我和其他同学交流发现,一些口语比我流利的人,水平也只有3级,很少有人到4级。我们推测这可能是机构的营销手段,要是给学生测验评级高,谁还来上课?”

­  在受访者看来,培训机构最常见的宣传噱头是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成绩(64.4%),然后是名师授课(57.2%),其他还有传授特殊技能或学习方法(50.8%),考试包过,不过退钱(44.9%),能押中考题(31.0%),以往学员学习效果显著(23.4%)等。

­  “我觉得越是好机构,越会将宣传点放在它的成效和硬实力上面,例如师资力量、往届成绩等,反而是一些不太拔尖的机构,才会将包过、不过退钱当作宣传噱头。”江明说。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表示,培训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做营销推广是培训市场的普遍现象。他还指出,目前我国教育培训市场需求很大,利润也十分丰厚,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很多人会在寒暑假、周末或平日晚上让孩子上辅导培训班。尤其在一些大城市,培训市场竞争更激烈,培训机构会加大宣传力度。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陕西高考成绩查询入口 陕西省教育考
  • 2025年新疆高考成绩查询入口 新疆维吾尔自
  • 2025年山东高考成绩查询方式:分数线公布时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