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幼师缺口达200万:“不吃不喝”也要培养11年

半月谈   2017-12-27 16:24

­  幼教师资缺口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短板。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曾经对缺口做过估算,到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在园幼儿数将达到5750.82万,需要专任教师383.39万,保育员191.69万,教师总需求量575.08万。从2016年到2021年,一共需补充超300万名教师,包括近200万名专任教师和130万名保育员。

­  按照教育部2013年发布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全日制幼儿园的教职工与幼儿的比例需达1∶5至1∶7。以2016年全国幼儿园教职工381.8万、教职工幼儿比约为1∶12计算,若要达到1∶7的目标,需新增教职工248.8万。

­  华东师范大学教学部教授吴遵民表示,按现在学前教育的规模,培养出这些教职工需要花11年,还不算上每年新增的需求和毕业生在其他领域就业。通俗地说,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培养11年”。

­  “低水平死循环”趋向要警惕

­  部分专家认为,目前幼教师资已呈“低水平死循环”的趋势:紧缺而无吸引力,导致不专业者滥竽充数,职业认同度越发降低,继而导致职业更无吸引力,紧缺问题难解决。

­  根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全国幼儿园教职工的学历主要集中在专科水平,占总数的56.37%,有22.4%的教师只有高中及以下文凭。此外,全国拥有幼教资格证的在职教师占比为61%,持非幼教教师资格证的占比为17%,无证教师占比达22%,农村地区无证教师比例高达44%。

­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现在大城市幼儿园师资缺乏,一些三线城市的师范学校、职业高中把三年学制缩短成两年,第三年输送到幼儿园顶岗实习。如果没有带教,这些实习生实际上就是独立老师。实际上,他们自己才十几岁,独自面对幼儿时挑战很大。

­  专家建议,首先通过地方将学前教育部分或整体纳入义务教育等方法,确保政府投入;其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园并营造充分竞争环境,一方面适度放宽审批的硬件门槛,另一方面要加强办学的过程监督。(半月谈记者 潘旭 吴振东 赵琬微)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