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意见出台
中国教育报 2017-12-25 11:30
评价改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杠杆
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性要求评价机制实现融合性、表现性和工具性的“三位一体”。基于此,将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实施,与当前的学科教学体系、评价体系进行深度整合,实现由分科知识的评价向基于综合的认知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素养评价的转变,成了不少学校的用心所在。
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建起多元化、全面化、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强调“成长是学生自己的事”“管理是学生自己的事”。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把评价的一部分权利交给学生,努力建构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一月一评,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依托学分制管理,学校允许学生进行核心素养课程的选择性学习,同时进行阶段性学分认证,学分达到20(每类课程2个学分),即可获得“西子素养证书”。与此同时,学校还依托智慧校园建设,构建学生成长数据库,形成一套从“抽象概念—工具测量—实证数据”的核心素养指标研究流程和范式,最大化地发挥评价机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功能。
自2016年起,金华市设计并开展了“5+1”中职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人人赛。“5”指面向全市5个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比赛。“1”指面向全体中职生的“中文口语秀”比赛。“中文口语秀”由经典诵读、自我介绍、演讲等小项组成。每个赛项,由市教育局从各校相关专业的学籍系统中随机抽取5名学生参加。6个赛项均采用学生现场操作、评委现场评价的方式进行。例如,在自我介绍环节,由学生抽取5个自我介绍场景中的一个,准备1分钟后进行1~2分钟自我介绍,评委依据《自我介绍表现性评价层级表》对学生的现场表现进行评分,评价学生口语表达、沟通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