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国际校区建开放式大学 广州国际创新城(规划图)

广州日报   2017-12-25 09:50

­  交通:拓宽3条主干道引入有轨电车

­  规划深化后,整个区域内规划人口7.76万人,其中4.7万为在校学生,按照规定建设35项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系统方面,通过规划深化,在西南片三个组团和东北片一个组团增加集中绿地26.42公顷。河涌水系方面,结合暨大现状水系和国际校区方案,实现水系东西贯通,并打造高品质、向公众开放的开敞空间。

­  交通方面,通过“井”字形区域通道、“四横七纵”骨架道路实现对外联系,“井”字形区域通道包括:南大干线、广明高速、南沙港快速、新化快速;“西横七纵”道路包括:四横——滨河路、南大干线、兴业大道、金山大道;七纵——南沙港快速、市新路、南村大道、金光西大道、金光东大道(含金光东隧道)、新造路、新化快速。

­  规划深化后,新增了开发规模和人口,需要对交通水平进行提升。规划对现有道路兴业大道、金山大道、市新路进行拓宽,由双向四车道提升为双向六车道;加快实施广明高速与南沙港快速、新化快速的立交工程,提高区域内高、快速路的利用率;在综合组团南侧新增3条连接金山大道的通道,加强对外交通衔接,优化地区路网结构,构建街区式密路网的道路布局,逐步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研究并引入地铁12号线支线(设1个站)、PY3有轨电车线、2条新型公交线并设置站点,加强各组团与创新城及周边其他区域的联系。

­  专家意见:建开放式大学非常了不起

­  华工国际校区建设开放式校园的规划获得规委会委员的一致肯定。规委会委员袁奇峰表示,大学城很了不起,捍卫了广州作为中国高教中心的地位;但大学城仍然是一堆传统校园的物理集聚,大学之间的互动没有发生,没有形成牛津、剑桥的机会。袁奇峰认为是规划设计限制了大学城学校之间的互动,“现在这个规划,广医和暨大还是传统学校,但华工国际校区是开放大学,非常了不起,是未来真正的好东西!”他建议华工国际校区可以用大师集群设计或者校友集群设计的方式,建筑形态上会变得非常丰富。

­  规委会委员冼建雄则认为:“开放校区是非常好的形式,方案也是以方格状小街区营造秩序感,类似欧美传统大学的感觉。但国际校区的建设强度不小,方格状街区不适合建得太高,但这么大的建筑量,将来可能会出现东西向建筑,将来做单体设计会有难度,这点需要注意。”

­  规委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则透露,华工正在和相关部门密切协调每个学院是什么,校区里边的设计要留足可能性和弹性,细节上要超越控规目前的环境空间品质。

­  规委会委员陆原则认为,整个国际创新城中包含了大学城、生物岛、新造三大块,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络也要加强,这样才能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交叉学科联系,而且新造地区的面积要大于大学城、生物岛,现在是两江四岸的问题,不仅仅是南岸板块内部的交通联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安徽2025年高考时间及科目表安排 几月几号
  • 2025重庆中小学暑假放假时间来了!几月几号
  • 山东2025年高考总分多少? 山东高考成绩公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