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管叫得出整栋楼男生的名字 杭电学子“表白”宿管阿姨
“她看到学生背影,就能叫出名字”
27号楼的学生,每次进出楼都有一个“仪式”——“阿姨好”。“这是我们发自真心的称呼,就像叫妈妈一样自然”。2016级电气工程学院学生童仕程说,“阿姨说‘某某回来了’,就有回家的感觉”。
和徐阿姨长期搭档的公寓中心生活老师张蓓说,徐阿姨记性太灵了。每年新生住进宿舍,不到一个月她就能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专业、班级、籍贯,甚至家庭成员情况。“而且她能看到学生背影就叫出名字,整幢楼将近800名学生,这其实很不容易。”
表面上看,徐阿姨能记住学生姓名是为了工作方便,因为为了安全,学生进出宿舍楼要刷卡,防止外来不相干人员混进宿舍。其实能记住所有人姓名,是因为她把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平常孩子们衣服扣子掉了,裤子裂开了,往往最先发现的是徐阿姨,她义务为他们缝缝补补,还为孩子们煲汤、熬夜,乐此不疲,琐事中有大快乐。
27号楼的学生们,除了辅导员和生活老师,还有徐阿姨这位“编外心理疏导师”。16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杨王辉已不记得徐阿姨花了多少时间和自己聊天。“平常家里或自己不开心的事,都想跟徐阿姨说,她听的认真,能理解我们,还能给出好的建议,有时她也对我们说她自己孩子的事,”杨王辉告诉记者,徐阿姨记性特好,一个月前我说姐姐生病了,她会问我她最近身体怎样了,“那么多学生和她聊天,每个人的情况她都记得清楚常常关切”。
“杭电表白墙”和“给徐阿姨的留言本”上,写满了关于学生和徐阿姨之间的点滴和故事。一次有一个学生因为感情问题,晚上从宿舍出走了,徐阿姨告诉后勤中心及辅导员组织人手去找,因为太担心这个孩子,她在值班室里一直没睡。半夜当老师们找到同学时,脚还没踏上宿舍楼台阶,徐阿姨从侧影认出他,一阵小跑把他搂在怀里,当时就哭了。“自己的孩子,怎能不担心?”宿舍楼的学生们都知道,最关心自己的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宿管徐妈妈”。
“徐阿姨在27号楼,常回家看看”
徐阿姨让宿舍楼的孩子们感到可亲可敬,不仅是因为她的“待生如子”,还因为她的严格和“唠叨”。“不要忘了打卡”“天冷了,多穿点衣服”“下次别回来晚了”。徐阿姨的声音在27号楼回响。
好多毕业的学生,对徐阿姨的“唠叨”反而很怀念。“都是关心的话,像妈妈的叮嘱,关键是让我们明白要讲规矩,别搞特殊化,现在在工作中特别能体会。”“杭电表白墙”上一个自称“毕业多年的徐阿姨的孩子”的留言是这样的。
多年来,“徐阿姨的孩子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回校都要去27号楼去看“徐妈妈”。还有些毕业生找了女朋友,“一定带回来给徐妈妈看”。张蓓还记得,一个在杭州工作的毕业生,去年中秋节特地跑回来带给徐阿姨两个月饼。
张蓓老师还告诉记者一件事。11月24日那天,徐阿姨的宿管办公座机接到一个电话。“徐阿姨,我宿舍钥匙丢了,您给我配把钥匙吧。”“那你下楼来填报修单,同学。”“徐阿姨,我没法下来啊,你没听出我的声音吗?”一阵沉默后,徐阿姨缓缓的说“你是岳阳吧?”。
徐阿姨口中的这位岳阳同学已毕业多年,在“杭电表白墙”上得知徐阿姨退休的消息,给徐阿姨打了这个特殊的电话。“因为徐阿姨,很多毕业生不会退宿舍QQ群,他们还保留宿管值班室的电话号码,有徐阿姨在,27号楼就是毕业生的家。”后勤公寓中心办公室陆慧娟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