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机遇下的亚非语言学科发展:口径和内涵需要更加明确
中国教育报 2017-11-02 11:39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并探索多元人才培养路径
亚非语言文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应瞄准国家急需的非通用语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以及亚非各对象国青年精英人才,他们将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在亚非地区的对外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撑。他们应既精通一门或多门亚非语言,又具备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深入了解对象国历史、政治、法律、经济,深谙我国国情、通晓国际规则,并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
目前而言,该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层次、质量尚不能满足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和人文交流的需要,尤其急需通晓亚非当地语言、熟谙当地文化,对国情进行研判的专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路径方面,应强化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训练,使亚非语种群与亚非语言文学学科之间形成合理的矩阵分布,为学生构建多元知识结构创造条件。着力拓宽国际合作领域,与亚非对象国综合类大学进行合作,创造条件输送学生赴对象国进行深度“浸润式”培养,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研究对象的深度感知。同时,与欧美知名亚非教学科研院所展开合作,推进学分互认、访学研究和短期交流等合作形式,并开展双学位、联合授予学位项目,努力营造国际化、多元文化氛围,扩展学生国际视野,多维度提升学生国际化程度。在对亚非对象国青年精英人才培养方面,可通过中国—亚非文化或文明比较、跨文化交际、中国治理经验在亚非地区的推广和应用等学位教育和培训项目,持续保持中国与亚非国家知识思想界、教育界的积极对话,进而使该学科所在院校真正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相关领域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