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试水住宿学院:新鲜舶来品会是高校改革助力器吗

中国教育报   2017-09-30 10:10

­  9月,复旦大学等高校纷纷在住宿学院的探索中推出新动作。面对这种新鲜的舶来品,国内高校能否抓住其精髓与本质?这一管理制度是会水土不服,还是会真正成为高校改革的助力器?

­  咱也嫁接个西方的住宿学院!会不会水土不服?沉石 绘

­  ■本报记者 高靓

­  前不久,上海大学“新生按男女生分班级”的传闻引起热议,校方解释,原来,传闻中所谓“班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基于专业院系的班级,而是将班级建在宿舍里,“男生女生不可能混住在一起,每个班级自然就只能有男生或女生了”。学生分进同一个班级,但课表可能完全不同,即“同班不同学”。

­  这只是该校社区学院改革的“副产品”。学校在新生按大类招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住宿学院的管理模式,组建社区学院,形成独特的楼宇文化,实现合力育人,是一种课内外联动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建立。

­  无独有偶,复旦大学近日也将在全校本科教育中全面推行住宿书院制度。如果再将视野稍稍放宽,可以看到,类似的改革探索近年来在西安交通大学、汕头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也在同时进行。

­  “住宿书院”、“住宿学院”、“社区学院”……尽管称谓五花八门,但这种以宿舍为载体的教育改革正以一种密集姿态闯入人们视野,向我们宣示着,多年不变的“一栋楼一个管理员、一间宿舍同一个专业、宿舍只用来睡觉”的住宿管理模式,正在一些大学里成为过去。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试)
  • 2025年河北中考总分多少?2025年河北中考各
  • 2025年河南中考时间一览表 各科考试安排及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