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成了“烧钱经济” 孩子成了“碎钞机”?

工人日报   2017-08-18 10:55

  教育成了“烧钱经济”,孩子成了“碎钞机”?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暑期生活应该从孩子的需求出发,遵循适度原则,暑期生活的主导者应该是孩子,而不是培训机构。“对孩子更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应当是父母多花时间陪伴,这是花钱最少,却收获最大的”。

  他指出,值得警惕的就是,在父母一味付出的过程中,孩子的诉求被忽视。这就直接导致出现“父母付出越多,孩子压力越大、快乐越少,孩子快乐越少、父母越想更多付出”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教育成了“烧钱经济”,孩子成了“碎钞机”。

  “烧钱教育”带来的更大恶果则是人为打破了基础教育所追求的起点公平。“尤其是农村孩子、底层家庭、弱势学校的学生。”江苏省社科院何雨博士表示,“在这种规则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各类培训机构。”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认为,暑假就是为了让孩子有自主探索的时间,是锻炼孩子的探索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时段,每个家庭应该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和孩子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假期生活,在培训机构的广告轰炸和“别人家长”的压力面前,如何保持淡定才考验家长的智慧。

  事实上,“烧钱教育”的背后固然有培训机构资本的炒作,也有家长的焦虑心态,但本质上还是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对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期待。

  本报记者 王维砚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商洛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商洛市初中学
  • 2025年云浮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附网上查询方
  • 2025年西安中考成绩查询入口:西安市教育局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