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通过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家庭教育迈入法治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8-16 10:24

­  遭遇诸多挑战

­  杂乱的小院子里,一个约10来岁的小男孩挥舞着一把菜刀,不时愤怒地咒骂;一个约60岁的老汉手持一根开裂的竹竿,与其对峙。网上近日广为传播的这段视频再次把一个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展现在大家面前,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父母离异的贫困家庭、一个染上网瘾不能自拔、面对管教桀骜不驯的留守少年、一个无奈无助的农村老人。

­  “孙子因网瘾不能满足而拿刀怒怼爷爷”是中国家庭教育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这类事件背后的成因既有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又有某一家庭的微观环境,颇为复杂,梳理总结起来其中有3个方面要引起特别重视。

­  一是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传统观念将家庭教育视为私人领域,外人和社会无权干涉,没有将儿童视为平等、独立的个体,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的任意性:或者放任自流、疏于管教,或者只重视其物质需求、忽视其情感需求,或者惩戒方式简单粗暴等。

­  二是相对不足的家庭教育知识。根据全国妇联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近50%的家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约八成的家长表示“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借鉴”,仅有三成家长认真学习过有关子女品行教育、亲子关系等知识,对于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方法了解较少。

­  三是相对低效的家庭教育帮扶和联动机制。家庭教育不仅需要父母等监护人负起主体责任,而且还需要社区、学校和妇联、民政及相关公益性组织等密切联动和大力支持。对那些遭遇特殊困难和情况的儿童家庭来说尤其如此。实际上,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热点事件,几乎都发生在这类家庭中,并且由于缺乏或者缺少联动机制,这类家庭很难得到及时援助。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